楊雨亭: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台灣大選後的中華民國

2020-02-13
楊雨亭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2-13 at 15.13.27 (1).jpeg

今年(2020)1月11日台灣大選後的中華民國,呈現出相當複雜的面向。2月1日,預備參選國民黨主席的郝龍斌,在趙少康的電視節目上回答關於兩岸關係的問題時說:「如果中共一直不能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我們也不須要和他們往來。」趙少康當時露出驚訝的表情,這和國民黨長期以來所主張的九二共識原則是不太一致的,我當時就知道台灣的政壇和中共的對台部門會有強烈的反應。果不其然,在政治立場上比較傾中的《中國時報》立即發出社論反對郝龍斌的說法以及刊出統派作者批評郝龍斌的文章,而綠營媒體則表現出讚許的態度。大陸朋友第二天在微信上詢問我郝龍斌是否說要「斷三通」?因為大陸的媒體這樣報導,我告訴他郝龍斌的原話,令筆者意外的,這位朋友公道地說中共應該考慮尊重台灣的地位,雙方才能穩定地平等、務實的對話。筆者將郝龍斌的原話傳給藍營的朋友,嘗試做一個「民調」,結果,多數原來支持韓國瑜的韓粉反對郝龍斌這樣的「反中」言論,而紅統的朋友們則更表示深惡痛絕,原來反對韓國瑜參選總統的知識藍、經濟藍則多傾向贊同郝龍斌這樣的「民主」言論。這個現象,筆者認為是長期以來,浮現出藍營內部關於中國統一與中華民國獨立隱然存在的兩種雖然不完全互斥,但是具有不同思維與戰略的路線。而同時角逐國民黨主席的江啟臣上星期晚間在上蔡詩萍的電台訪談節目時,表示支持九二共識,顯示國民黨本土派希望得到傳統派的支持,而身為郝柏村兒子的郝龍斌卻希望得到本土派的支持。這也說明國民黨必須面對傳統派與本土派的分歧和整合的問題。

選後的1月13日,筆者偕綠營教授曾建元上蔡詩萍的晚間電台訪談節目,筆者強調台灣內部,包括國民黨與藍營以及民進黨與綠營,今後必須日益面對什麼是中華民國的重要命題。中華民國遷台七十年,如果從中國歷代的朝代史來看,已經明確地出現了分裂的中國政權的事實。不論這兩個或多個(包括香港)的政權名稱是什麼,未來兩岸如果無法有效地統一(包括香港可以順利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構性與實質性的分裂會持續地更久,馬英九就曾說過在他的有生之年可能看不見中國的統一。這對於中共的統一論的再思考非常重要,也就是說,是否可以調整「硬統」為「軟統」,一個如春秋戰國時代多國林立而具有多向民主與文化多元及多民族族群融合功能的大中國架構,比起硬性規定的大一統,是否更有利於當前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對於中華民國的定位,綠營務實派的曾建元提出中華民國第二共和的解釋,蔡詩萍則提到第三共和,端視如何對中華民國的歷史做出分期。近年來蔡英文總統常常說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比起1995年李登輝前總統說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第二共和」,更接近「第三共和」的意義。所謂中華民國第一共和,是指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到1949年大陸時期的中華民國。然而,對於國民黨來說,共和分期一直是一個很少被提出的議題。長期以來,國民黨的中國意義,亦即藍營遵奉的正統中國,是一個完整的中華民國時期,自1912年迄今。傳統國民黨主張中華民國的主權及於大陸(包括外蒙古),治權及於台澎金馬,這同時受到中共方向的反對以及台獨與本土人士方面的質疑。國民黨在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定位兩難,造成了年輕一代對於國民黨的國家認同的困難。在九二共識下,過去兩岸固然可以在模糊的一個中國的認知下往來,但是中華民國卻是定位在九二共識下的一個國家,是否就是另一個中國,猶未能明確。而對中共來說,九二共識是統一戰線下的策略,也就是說,中華民國是中共統一戰線下的「中華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大多數國際承認的「中國」下,中華民國的「中國」是被模糊掉的。在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眼光中,中華民國仍是一個以馬賽克方式存在的國家。這對於許多的台灣人民來說,持續產生著焦慮感與反抗情緒。

近日來,藉著武漢肺炎的疫情擴大,趙少康電視節目上的國民黨與藍營的中生代名嘴開始頗具砲火地批評中共起來,並且也明確地護衛著中華民國的主權。而老一代以及一些軍公教背景的國民黨與藍營人士,多數仍然對此保持緘默,避免過度強調中華民國主權會傷及兩岸關係以及有變相台獨的意味。

關於中華民國的存在與發展的思考與討論、甚至爭論,今後會繼續地發酵。而從歷史、政治與文化的角度看,1949年以後仍然存在與發展的中華民國,本身就具有著深刻的意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郭台銘今後的發展,筆者願意誠摯地建議,郭台銘已經在兩次總統大選中嘗試參與,不論2024總統大選的結果如何,郭台銘應汲取教訓與經驗,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如果2024大選選出的總統不是郭台銘,郭台銘仍可繼續努力,為2028總統大選而努力,如果2024郭台銘勝選,然允諾「只做一任」,將錯失處理台海最關鍵的歷史時刻。由是,郭台銘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筆者願意鼓勵與祝福之。

    楊雨亭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