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派錢不如先退稅

2020-02-24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2-24 at 10.18.19.jpeg

先是中美貿易戰開打,然後便是持續六個多月的「反修例」暴動,接着再加上「新冠肺炎」,香港的經濟已步入寒冬。有人建議「全民派錢一萬元」來振興經濟,到底是否一個好建議呢?

如果是一個有為的政府,當可透過稅收及支出來做好各階層的「利益整合」。在這理想的國度裡,自然是把資源集中在政府手上再分配,會比簡單的「全民派錢」好。

可是,自港英年代至今,港府官員都是奉行「小政府、大市場」及「積極不干預」的政策,多年來在「利益整合」上未見有出色的表現。龐大的基建項目不得民心,而且屢次出現嚴重的超支,發大財的始終是地產商及外國建築商。如此一來,乾脆把錢派給市民,讓大家自行作打算,反而較為實在。

但大家也不要忘記,外圍及本地經濟不景氣已持續了一年,有專業會計師組織預計,港府本年度將會由盈轉虧,財赤達660億港元。如果還要「全民派錢一萬元」,全港有740萬人,則要再額外花掉740億港元,本年度的財赤則會達1,400億港元!

那麼,「全民派錢一萬元」雖然是不錯的選擇,但試問錢從何來呢?

自沙士之後,港府積累了可觀盈餘,保守估計這17年以來,已有至少11,000億港元的財政儲備。還有,港府尚有40,000億港元的外匯儲備,雖不能直接拿來亂花,但只要香港作為「中間人」的角色未完全被取代,則仍有豐厚的條件可發行債券。派出740億港元給全港市民,不過是11,000億港元儲備的6.7%,尚是可接受的範圍。

雖然「全民派錢一萬元」是一個皆大歡喜的提議,但坊間仍有人反對。其中有人認為,派錢不能確保市民用於本地經濟。每人分到的金額又不多,恐怕有為數不少的市民會胡亂花掉,或用於出國旅行。甚至乎有人認為,全港民粹高漲,恐怕有人會把錢用於支持暴動!以近來的區選結果來粗分,全港至少有六成市民反政府,若大家真的把錢用作支持暴動,則至少有440億港元的資金。其實只要仇恨港府及認同暴動的市民捐出1%的金額,暴徒又平白多了4.4億港元的進帳了。

持這類意見的人,相對跟其他贊成派錢的人來說,是他們仍相信政府把資源集腋成裘,可統一調撥而做好「利益整合」的工作,總勝過每人只可多花掉一萬元。

筆者認為,其實雙方都有道理,凡事也介乎兩者之間。但如果贊成「派錢」之原因是因為不信任政府調撥資源之能力,大家何不考慮先「退稅」?因為「派錢」也是「瘦上肥下」的玩法。多交稅和不用交稅的人都是一同分得一萬元,表面上是什麼也沒有做,但實際上已是一種「利益重新分配」的動作。既然不相信港府的「利益整合能力」,何不直接考慮全面把薪俸稅退還呢?這連「財富重新分配」的動作也省掉,等同港府什麼也沒有做過。既然說港府「離地」而不下察民情,當然是要他們什麼也不要處理才最好。「退稅」才算是等同真正的「不作為」!

此外,收入較低的人士不用交稅,又可以「輪公屋」及「買居屋」,還不只一次的獲得政府「派錢」的好處。一年多前,中小企年收入少於200萬元的亦可獲大幅減稅。相信已有不少公司乘機多做一些「稅務安排」而獲得更多好處。其實亦不只中小企受惠,很多律師及會計師合夥人,亦同樣享受到這減稅的好處。幾十年來,唯一比較吃虧的就是一班受薪而負擔很重的中產。「反修例」暴動獲得中產的支持,亦非沒有原因。

總的來說,既然不信任政府有為,則「全民派錢」尚有「利益重新分配」的元素,反而「全民退稅」則是最簡單及最直接的「無為而治」。如果仍相信「小政府、大市場」和「積極不干預」,則「退稅」比「派錢」更合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政府的公共財政政策通常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增加GDP,俗稱「做大個餅」,另一則是平均財富,例如社會福利,又或者是大型基建,也是變相的「平均財富」,皆因大部分的市民都可以使用。
    以本港去年的財政赤字達到1,400億元作說明,政府儲備減至8,200億元,又有沒能力去繼續大力扶貧,把財富再分配呢?

    周顯  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