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桐山:新冠病毒提升互聯網應用契機

2020-02-26
吳桐山
學研社研究員、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2-26 at 10.02.06.jpeg

新冠病毒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在中國內地境內似乎暫時受控,2月22至24日連續多日,內地除重疫區湖北省以外的30個省市,新增確診病例每天不足20宗。在香港人對疫情仍然「聞內地色變」的時刻,事實上香港近日已成為全國繼湖北之後,新增確診病例第二多的地區,第三多的廣東省24日只是新增2宗病例,其他省均是1或0。

不過疫情在全球多國擴散,最理想的情況,恐怕也要如沙士一般,到入夏才逐漸消散;最悲觀的情況,恐怕會如H1N1甲型流感一樣,逐漸「常態化」,只能集中力量研發藥物和疫苗來應對。

這次全球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應對,絕對是所有人有生以來,行動最徹底、最敏感的一次。無論是死亡率遠高於新冠病毒的2003年沙士病毒,還是死亡人數遠高於新冠病毒的2009年豬流感,人類都並沒有如這次般,採取大規模的切斷人流措施。

經一事長一智,人類的代價不應該白白付出,這次疫情最大的長進,是令大眾對線上服務的接受程度和好感度大幅度上升,也更彰顯內地在互聯網應用方面的領先地位。我相信待疫情過後,大家會發現,中國內地在互聯網應用技術方面,進一步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和地區。

內地的網購、外賣、遠程監控等互聯網應用,本來就是全球首屈一指,面對今次疫情,更是發揮了很多創造性應用場景。廣東省日前宣佈在微信小程序「粵省事」推出「粵康碼」線上健康證明,整合了各地、各部門通過自主申報、入粵登記、防控部門檢查、公共場所登記等多個渠道採集到的個人健康數據,也就是將各種與持「碼」人有關的健康數據整合,成為一個個人隨身健康證明,希望解決在疫情期間的人流管理問題。

對於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的整合應用,之前大家有一個矛盾,就是數據整合和私隱保護的矛盾。內地是比較接納數據整合利用的地區,相反歐美、香港等地就傾向私隱保護,但一個疫情來襲,在生命健康面前,人類還有選擇嗎?如果疫情持續侵襲人類,可以想象所有人都會被迫放棄私隱來保命。

這次疫情,凸顯了一些新技術的好處,相信可以對本港推行新技術有深遠的影響。香港有的士司機染疫,卻因為的士行業的技術落後而難以追溯源頭和接觸人員;相反,如果這不是的士而是網約車,則完全不會有這些問題,所有數據一目了然。與此同時,網上送餐平台在過去兩個月訂單量倍增,越來越多人被迫學會了用手機點餐。

總而言之,十分肯定,病毒的侵襲,令所有人與人溝通的能力降低了,因為你隨時可能多月不用與人溝通;但與機器溝通的能力提升了。長遠而言,這就是為人工智能管理人類社會所作的一次用戶教育工作。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