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武漢等待拐點

2020-03-02
 
AAA

245.jpg

歲末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武漢暴發,真相缺席、公信喪失、機制失靈,導致疫情迅速蔓延,演變成比2003年沙斯更嚴峻的公共衛生危機。風暴中心武漢猶如按下暫停鍵,悲憫、恐慌、無助瀰漫在城市上空。中國通過極端的封城措施嚴防死守,但確診和死亡病例的數字還在上升,數不盡的悲歡離合每天都在上演。瘟疫圍城下的武漢在經歷怎樣的艱難?疫情何時能迎來拐點?這場危機對中國經濟將造成怎樣的重創?

「如果當初知道會這樣,封城那天誰都想走。」

說完,陶倩(化名)停頓了兩秒,突然在電話那頭抽泣起來。

大年初一,陶倩的姑媽陶女士(46歲)莫名地發燒,此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武漢暴發已不是秘密。五天前的1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指示,要求堅決遏制疫情的蔓延勢頭;兩天前的1月23日,1100萬人口的武漢實施大規模封城。

雖然一直告訴自己不是「那個病」,但長期在醫院當護工的陶女士在出租房裡量完體溫的那一刻,心裡還是「咯噔」一下。

她沒告訴在外地的丈夫和兒子,甚至沒通知在武漢唯一的親人陶倩,希望熬兩天就會過去。她也清楚,武漢切斷了與外界的往來,她在應城的家人很難到武漢照顧她。

陶倩得知姑媽的事已是29日晚上,當天一名好心的社區義工把乏力的陶女士送到武漢市普愛醫院發熱門診,從晚上8時等到隔天凌晨4時,她總算在人山人海的醫院打了針、拍了胸片。

陶倩日前通過電話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回憶:「報告上沒寫是那個病,醫生只說了一句,情況不太好,先回家隔離。」

之後幾天,陶女士的情況每況愈下,高燒、乏力、嘔吐,陶倩帶她跑了好幾家醫院,都做不了核酸檢測。「我們去發熱門診,只能給打針;聯繫120(急救中心),120說要先有床位才能來接,但要先去排隊做檢測,確診才能排床位……可是人已經等不了了。」

萬般無奈下,陶倩在微博發出求助,聲嘶力竭地為姑媽求一張病床。

在中國社交媒體微博的「肺炎患者求助超話」中,上千個像陶倩那樣的民眾,在通過互聯網尋找希望,這些帖子背後是大量被疫情擊垮的家庭,以及一個被混亂、焦慮和挫折圍困的城市。

武漢終於被看到

去年12月,武漢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這座城市猶如被撕開一道口子。

疫情傳播初期,當地官員淡化疫情、行動遲緩,甚至釋放「不會人傳人」的誤導信號。在1月20日之前,武漢一直泰然自若,除了極少數從事醫務工作者通過個人渠道發出預警,幾乎沒有人相信,傳播性極強的病毒已在城市蔓延,當地政府還在舉辦數萬人聚集的「萬人宴」。

1月23日,官方宣布對號稱「九省通衢」的武漢實施封城,疫情的嚴重性才被公眾所知,但病毒早已在春運大潮下,被帶到中國甚至世界各地。至此,這道口子越變越大、越來越難縫合,幾乎成為難以挽回的事實。

過去兩個多星期,大量援助物資湧入武漢,各地醫療團隊紛紛前往當地,官方調派軍隊馳援,火神山、雷神山、多家方艙醫院相繼建成,然而超負荷運作下,武漢當地的疫情依然格外嚴峻。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武漢封城後的第五天接受中國媒體採訪,談及武漢抗疫,雙眼滿含淚水,稱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面對不斷告急的形勢,有武漢網民感慨:「武漢現在就是一個巨大的籠子,封城是對外面人負責,裡面的人則開啟命運的隨機模式。」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受訪問時形容:「這是一個理性的,實際上不亞於一場戰爭的處理。

「很多事情從感情的角度,很不容易,也不想看到,但是在這樣一個大的疫情下,我們應該如何做,這才是關鍵。」

兩種說法

目前關於武漢是不是做出犧牲,或者是不是武漢殃及了全中國,兩種說法都有。

楊功煥認為:「武漢人民在封城的情況下,不僅僅是不方便,而且是最大的受害者。我們根本沒有必要指責武漢給全國帶來疫情,同樣,武漢為疫情控制做出了犧牲也是合理的。」

記者聯繫上陶倩時,陶女士還在等着入院的第一步——做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命運是否允許她繼續等下去還是未知。

陶倩告訴記者,要不是身邊有親人感染,親眼看到醫院的混亂,親身經歷極端無助,都不知道武漢面對的是怎樣一場災難。到今天她才明白,為何有人要在封城前的八個小時里,拚命往外跑。

她說:「真的很絕望,不能怪醫院不收(病人),只怪我們身在武漢。」

專家:疫情拐點還未到來

在湖北實施大規模封城外,中國各地採取極其嚴厲的人流限制,以防止病毒大範圍擴散,然而從數據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能在短期內迎來拐點言之過早。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7日在廣州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新增確診病例目前雖沒明顯增多,但並非就意味着疫情拐點已來臨。

他強調,新增病例是最關鍵的指標,「估計疫情拐點到來還有幾天,關鍵仍要做好早發現、早隔離」。

1月23日武漢和湖北多個城市宣布封城後,中國境內確診病例在第二天迅速破千,隨後在1月31日破萬,到2月3日,累計確診病例已超2萬,並在2月6日飆升至3萬1161例。

據《聯合早報》計算,中國境內確診病例破萬之後的七天,平均每日新增確診病例以逾15%的增幅持續走高。2月6日起增速雖有所放緩,但日增確診病例數量還在3000例以上。

黃長彥:疫情還沒到達最高峰

曾擔任新加坡醫藥協會會長的公共衛生專科醫生黃長彥受訪時判斷:「情況在好轉之前,可能變得更糟。」

2003年沙斯期間,黃長彥也是新加坡中央醫院首席運營總監。他指出,疫情數據上升可能因之前積壓病例得到確診,或是人們的意識增強,但從中國境內確診和死亡病例過去幾天增速加快看來,疫情還沒到達最高峰。

目前湖北確診病例在中國境內確診病例中佔超過六成,武漢確診病例在湖北病例中超半數。根據中國官方數據,武漢封城前,約有500萬人在不知疫情下離開武漢,外界更大的恐懼是,疫情是否會在其他地區進一步擴散。

梁卓偉團隊:武漢疫情4月達頂峰

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及團隊早前在醫學期刊《柳葉刀》發佈的報告估算,截至農曆大年初一(1月25日),武漢共有7萬5000多人感染新冠病毒,並轉播到廣州、北京、上海等地。

該團隊預計,如果病毒傳播能力沒減弱,武漢當地疫情4月才達到頂峰,其他城市會在隨後一兩周進入高峰。

楊功煥:病例上升 符合傳染病發展規律

楊功煥則判斷,即使控制措施到位,在大量人群感染情況下,病例還在上升符合傳染病發生、發展規律,但湖北以外的地區確診病例增幅趨於平緩,相信在2月中旬能降下來。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發現確診病例,但多數是輸入型,尚未出現廣泛的社區傳播。

抱最好的希望 做最壞的準備

黃長彥認為,最糟糕的情況是,其他國家也出現大範圍社區傳播,疫情演變成全球流行疾病。是否會到那個地步,取決於中國如何控制境內疫情,各國能否保持高度警惕,以及病毒是否發生變異。

他說:「如果足夠幸運,中國可能在春天控制住疫情,但也可能持續到下半年。我們要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準備。」

中國經濟按下暫停鍵 學者:影響預計遠超沙斯

浙江寧波一家汽車零部件加工廠,老闆張明(化名)守着空無一人的工廠焦急萬分。原本2月3日就應該響起轟隆隆機車聲的廠房,如今靜得讓人發慌,兩周後要發往海外的一張訂單,至今還沒開始生產。

「去年汽車行業不景氣,貿易戰又影響出口,本來今年想大幹一場,沒想到遇到這樣的事。」張明的語氣中透出無奈。

中國各地企業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推遲開工,湖北以外第二大疫區的浙江為了防控疫情,喊停各種經濟活動,大批中小企業在洶湧的疫情衝擊下陷入艱難。

張明這幾天四處打聽,希望明天(10日)工廠的機器就能轉起來,但得到的消息卻不樂觀。「現在只能等,沒有一個官員敢拍着胸脯跟你說可以開工,這些決定都關係到烏紗帽。」

即使官方宣布可復工,工廠要恢復生產恐怕需要更長時間。張明說:「外地員工回來要先隔離,我的廠里有一個機床師傅和一個車間主管,年前返回湖北襄陽和恩施老家,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

停工期間,每月4萬元(人民幣,下同,8000新元)的廠房租金得照付,但更令張明不安的是,國外的客戶可能找到替代加工廠,訂單一去不復返。

受疫情影響,全球多個汽車公司已啟動對中國零部件供應能力的重新評估。張明說:「我們一天不開工,客戶就可能去東南亞、印度找貨,一旦找到貨源,就再也回不來了。」

中國消費行業全面停擺

突如其來的疫情猶如給中國經濟按下暫停鍵,讓原本已經疲弱的經濟雪上加霜。

比製造業更早感受到艱難的是消費業,中國原本期望用消費支撐疲弱的經濟,而疫情全面暴發後,消費陷入長時間停擺。各地關閉電影院、博物館、主題公園等人流聚集的休閑娛樂場所,叫停春節期間的所有旅遊,民眾因擔憂不敢外出,運輸、飲食、零售等行業無一倖免。

在中國擁有400多家門店的西貝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告訴媒體,公司2萬多名員工待業,如果疫情短時間控制不住,公司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各國防疫措施殺傷力等同經濟制裁

儘管中國官員對外強調,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而且與2003年沙斯時相比,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增強,但很多分析人士判斷,此次疫情波及面更廣、影響更大,影響超過沙斯。

世界衛生組織上月31日把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超過20家航空公司暫定或減少飛往中國的航班,多國政府從武漢撤僑,一些國際企業也宣布暫停中國業務。

有分析擔憂,如果中國無法有效控制疫情,各國採取的防疫措施對中國的影響將等同於一次經濟制裁。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受訪時分析,有超過100例確診病例的省市,經濟規模大約佔全中國74%。在湖北省以外,浙江、廣東等東部沿海經濟大省疫情都比較嚴重,當地採取嚴厲防控措施,減少正常經濟行為,勢必對中國經濟造成更大影響。

截至目前,廣東和浙江的確診病例均已破千,是湖北以外確診病例最多的兩個省份。

王軍也指出,當年沙斯從大規模暴發到得到控制,前後大約一個半月,現在疫情前景難測,而且這次的防疫措施更嚴格。「對第一季度的打擊肯定非常劇烈,比較中性的估計是影響一到兩個百分點,悲觀的判斷是兩到三個百分點。」

停止一切經濟活動防控疫情的做法近乎極端,但有觀點也認為,最終對經濟的打擊,將取決於控制疫情還需多長時間,短期的慘重衝擊,能讓中國儘早走出疫情,減少長期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受訪時說:「首先要做的是控制疫情,該停產就應該停產,在疫情沒有控制住的情況下,現在還不是談經濟的時候。」

經濟學人智庫預測中國今年GDP四種情境

沙斯當年拖累2003年第二季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下滑兩個百分點到9%,三、四季度回升至10%,全年GDP依然增長10%。  

經濟學人智庫近日做出四種情境預測。如果疫情樂觀地在2月底結束,中國今年的GDP的增長將達5.7%;疫情3月底結束,增長會下調到5.4%。更悲觀的預測是,疫情延至6月底,GDP增幅將收窄至4.5%;倘若情況再糟,官方無法在年底前抑制疫情,GDP增速將斷崖式滑落到不足4.5%。

不過,對很多企業和員工而言,更大的影響也不在於經濟數據下降多少,而是數字背後的就業和收入。

一名在江蘇經營教育培訓中心的業者受訪時估算,停擺一個月,公司預計會損失數十萬元。他說:「前兩天,有老師憂心忡忡問我,什麼時候能回來上班,否則靠每月兩三千元的基本工資,已經無法支付房貸和車貸了。」

 

(作者是《聯合早報》北京特派員)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歷經三年的反覆折騰,冠病疫情留給了中國很多教訓。這些教訓既包括如何及時準確地研判疫情,建立有效的防控體系,更包括及時調整防疫措施,減少公眾對疫情的盲目恐懼,盡量避免過度防疫給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于澤遠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