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澄:政府應開徵銷售稅嗎?

2020-03-09
余海澄
公營機構公共事務顧問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3-09 at 11.12.11.jpeg

《財政預算案》宣佈全民派錢一萬,香港人彷彿拾回久違的笑容,但剎那間的興奮,也可能讓我們跌落萬丈深淵。政府總不能「洗腳不抹腳」,只懂派錢,不懂開源。過往,香港政府坐擁萬億財政儲備,惟受社會運動與疫情影響,政府為振興經濟,推出紓困措施,支出定必倍增,未來數年更會面對財赤的困局。一如《財政預算案》所言:「我們或要考慮開拓新的收入來源或調整稅率,而一次性寬免措施的規模也可能需要逐步縮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接受外媒訪問時,指政府或開徵銷售稅,試探輿輪水溫。筆者認為擴闊稅基是好事,但在現時政治環境下,銷售稅實在難以推行,政府應另謀出路。

人口老化   須擴闊稅基

銷售稅並不是新鮮事物,時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2006年曾提出開徵5%「商品及服務稅」,預計為庫房增加300億元收入,用以彌補社福開支,更會補貼水費和差餉,甚至承諾首5年淨收益會用各種方式回饋市民。不過,當時受到基層、商界及跨黨派反對,最後煞停諮詢。14年後,陳茂波在政府管治威信極低的情況下,提出開徵銷售稅,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

誠然,隨著勞動人口減少,政府稅收將進一步下降,同時亦需負擔沉重的醫療及福利開支。政府於2020/21年度向醫管局提供的經常撥款合共750億元,相對2017/18年度的556億元撥款,增加35%。此外,2020/21年度衞生方面的總開支為977億元,佔整體開支約2成。長此下去,政府靠投資及賣地等不穩定的收入,著實難以支持下去。

開源節流  取易不取難

在廿一世紀民粹盛行的社會,任何加稅、增設新稅及削減福利開支,都會引起軒然大波。蔡英文改革年金制度,差點令她失去總統寶座;馬克龍退休制度改革,亦引起法國大罷工及流血衝突。香港開徵銷售稅,受影響的不是制度既得利益者,而是全體市民。

面對財赤壓力,我明白政府應該多做一點,為我們未雨綢繆,但絕無必要再次與全港市民為敵。事實上,開徵銷售稅對窮人及部分行業如零售等的影響較大,無助振興經濟。日本政府在2019年將消費稅調升至10%,零售銷售即時急跌14%,2019年第四季GDP收縮1.6%,衝擊當地經濟。若果要增加新收入,政府應向有能力的人開刀,如上調現有的利得率、及高收入人士的稅率,甚至是參考經濟學家建議,上調股票印花稅。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指出,股票投資者著緊盈利多於稅率,所以上調股票印花稅不但對市民的影響較少,更可為港府帶來約500億港元收入。

新型煙草產品稅   一石兩鳥

與其將翻炒過往曾提出的倡議,筆者認為政府可善用創意,考慮徵收新型煙草產品稅。香港約有60萬煙民,按觀察,當中已經有五分一煙民轉用了加熱煙此類新型煙草產品,由於沒有規管加熱煙的措施,現存的稅制存有漏洞,消費者沒有正途可購買只能從黑市入貨,變相令政府損失不少煙草稅收。此外,在加熱煙的議題上,社會上支持規管的人,明顯較全面禁止的多。若果政府盡快處理規管加熱煙的議題,既能回應民意,更可以堵塞加熱煙稅的漏洞,增加政府收入,實際上一石二鳥。

過往,特區政府一直迎難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結果焦頭爛額。在開徵新稅的議題上,如果政府未能汲取教訓,我只能夠祝君好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