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恒指去舊迎新估值升級在望

2020-06-17
 
AAA

39223047_643951632655081_6824533751502995456_n.jpg

外圍造好,加上據報總統特朗普準備提出1萬億美元基建刺激經濟方案,且中美緊張關係似有轉機,連跌4個交易日的恒生指數昨天急飆567點,雖然收復周一失地,但仍受制10天線。港股自3月崩盤後由谷底反彈不足20%,相信部分原因是恒指成份股中傳統產業比重偏高。然而,中概股回歸勢令恒指洗牌,納入更多前景獲看好的科技企業,「升級」在望。

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治經濟層面角力尚在發酵,市民各種社交距離措施也改寫了生活模式,促使新經濟企業加倍受到青睞,科企與傳統產業公司的估值亦愈趨兩極化。

恒指成份股仍是舊經濟主導,「股王」騰訊(00700)佔藍籌比重略高於多隻巨型金融股,並接近整個地產分類股份總和,惟已達上限10%,即使股價再強勢未必可抵消金融和地產板塊乏善足陳的影響。

恒生互聯網科技指數自去年12月納入阿里巴巴(09988)以來,一直跑贏恒指,該指數成份股除騰訊及阿里外,亦包括小米(01810)和美團點評(03690),因此較能反映本港掛牌新經濟股的表現,其勢頭雖然不如納斯特指數般於熊轉牛再破頂,但由低位計最多曾彈升超過30%,比恒指漲幅高出逾10個百分點。可以想像,若恒指加入這批股份,整體價值將獲得重估,並成為更具代表性的指數。

阿里等已符合條件晉身藍籌行列。恒生指數公司在5月決定容許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納入成份股,以市值和交投計,8月季度檢討時或加入阿里、美團與小米,儘管它們各佔比重不逾5%,由於據悉無意增加藍籌數目,多隻股份將被剔出,再考慮科企的樂觀前景,此消彼長下,相信恒指有望擺脫傳統經濟股的枷鎖,重新估值。

恒指擴大科技股比重陸續有來。Jefferies報告預期,恒指放寬「染藍」條件,在18個月內可吸引31家美國中概股「移民」香港第二上市,有機會帶動約4.34萬億元資金流入。另一方面個別中資巨企逐步晉身成份股,恒指漸漸演變成一隻「中國指數」。事實上,多年來海量內地企業南下掛牌,香港上市公司收入來自本地及境外的比重相對已每況愈下,大市早就「染紅」,未來則更上層樓。

必須留意的是,中概股確有助恒指提升估值,惟期望不宜太高。阿里固然獨一無二,與網易(09999)或京東(09618)規模同級者也寥寥可數,中概股效應料持續遞減。此外,中概股回歸前已有一輪炒作,也限制其潛在上漲幅度。

信報投資研究部 

信報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
  • 在短期來說,「中美角力」為世界造成動蘯,世界各國都正受熱錢流走之威脅。香港作為區內的「股票中心」,正可想盡辦法為內地企業「圈錢」。
    港府現在最應該做的便是盡快「激活」股市,例如我們可以減低交易成本,加快金融創新及數碼化等等。

    寒柏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