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明:推廣水培法 穩定食物供應

2020-06-19
鄧淑明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AAA

plant1.jpg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各地曾一度出現糧食搶購潮,令人反思穩定食物供應的重要。要穩定食物供應,最理想當然是自給自足。可是城市復耕並不可行,於是有人提倡水培法種植。

美國太空總署早於10多年前研究水培法,更認定它是「未來的農業」。京都一間種植工場,以垂直水培法把生菜的生長周期,由傳統的兩個月大減至40天,效率不錯。年前台灣有私人企業就向外展示了2.8萬平方呎(相等於0.26公頃)的智慧農場,內有14層垂直的水道,可擴充種植超過100種農作物,預期產量達1.6萬噸,相等於約10公頃農地之收成,差不多是傳統耕作的40倍。

除了收成埋想,水培法更無懼打風落雨,可全天候操控,包括輸送給植物的養分,再加上毋須除草,又少有蟲害,可以大大節省人力。不過,在清水資源越來越珍貴的今天,水種用水量只是泥土種植的十分一,其用水量少才是它的真正亮點。 

然而,水培法採用高科技,耗電量遠高於傳統耕作。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以生菜為例進行研究,指出在同樣面積,水培種植的收成較傳統方式增長可達10倍,但耗電卻多近82倍。而且水培法所需的工具物料都要由不同的地區入口,如中國、日本、新加坡、台灣等,成本昂貴,所以,《日經新聞》在2018年底引述日本溫室園藝協會指出,六成從事水培法的企業未有盈利。

其實,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之下,保證食物供應鏈穩定已成為全球的首要任務。水培法目前雖然耗能不少,可是只要找到節能辦法,這種栽種法不失為可持續的方案,香港應加以推廣發展,實行以行動正視食物供應的民生問題,積極為未來作最好準備。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在香港討論科創,大部份都圍繞「服務」,甚少講「生產」。其實,面對全球糧食短缺,食物生產是各國極之關注的重大議題。為了有效增加農業生產,加州的科創公司Iron Ox以機械人充當農夫,從事無人耕作,成效不俗。

    岑於  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