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樓價升幅,與「中國人喜好」無關

2020-06-22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HOUSE1.jpg

對與中國和香港房地產的連年上升,很多人喜歡以「中國人獨愛磚頭」為解釋,甚至乎認為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樓價便會只升不跌。可是,綜觀世界各國的樓市,過去十年都是大幅上升的。請參閱以下的樓價指數:

CAP1.PNG

參考資料來源:Macro-Micro網站及中原地產網站。

*註:各國GDP升跌,以美元計算為準

過去10年以來,儘管中國的樓價之升幅稍高於其他國家,整體樓價指數上升幅度達69.5%,但中國同期的經濟規模亦錄得高速增長,GDP增長達177%。換句話來說,中國的樓價升幅,仍遠低於同期的GDP成長。

反觀,其他發達國家的經濟體系,雖然樓價升幅不及中國,但除了美國和澳洲之外,各國同期的GDP增長都比樓市升幅為低。例如,英國過去10年的經濟增長只有17%,但樓價升幅卻達30.3%。德國的經濟升幅只有13%,但樓價升幅則有61.7%。加拿大的經濟成長只有25%,但樓價升幅卻達至68.6%。日本經濟衰退,以美元計算,GDP錄得負增長,但樓價指數仍有16%的增長。很明顯,其他國家的樓價升幅早已「跑贏」該國的經濟成長;各國的「樓市泡沫」現象,不見得比中國輕微。「中國人獨愛磚頭」一說,未必成立。

有人會認為,因為中國人富起來,在全球各個主要城市買樓,因此推高了全球樓價。但想深一層,雖有中國人因移民或子女出國讀書而在外國買樓,但也是集中在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三個國家的好幾個主要城市,影響不至遍及整個國家,也不可能單一個國家的某些投資海外之國民,便有能力推升全球樓市。例如,也有很多中國人到美國及澳洲移民和讀書,亦不少人在當地置業,但並沒有使兩地陷入明顯的「樓市泡沫」。美國和澳洲過去十年的GDP增長,仍比樓價指數升幅為高。

其實,自2008年爆發環球金融海嘯之後,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推高全球的資產格價,在不同的領域上都製造出「資產泡沫」,各地的「樓市泡沫」,都在這個情況下形成。

當然,雖然中國整體的「樓價指數」升幅比GDP成長低,在宏觀上算是健康,但不代表個別城市的「樓市泡沫」不嚴重。例如,香港的樓市升幅也十分驚人,已跑贏了我們的經濟增長:

CAP2.png

資料來源:中原地產網站

粗略估計,由2009年以來,香港的樓市指數升幅,大約有300%左右。可是,我們作為一個成熟經濟體,過去10年的GDP增長亦只有71%。其實,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市等一線城市,與其他大陸個別的二線城市之樓價升幅亦十分驚人,不少地區還跑贏香港。把「樓價指數」和「經濟增長」作比較,只是一種粗略及方便「環比」之方式;斷定一個地區有沒有「樓市泡沫」,當然還要考慮更多的因素。

但無論如何,樓市狂升,不是中國及香港獨有的現象,世界各個主要經濟體系都出現了相類近的情況。量化寬鬆之後,全世界的「錢太多」,才是導致「資產泡沫」狂潮的主因,並形成了各地不同程度的「樓市泡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