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麟:香港房策何去何從?

2020-08-25
朱兆麟
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公署ESBN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8-25 at 11.24.19.jpeg

前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曾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黃遠輝,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對任內未能解決公屋輪候時間抱歉,又指房屋供應問題源於土地不足。其實這最大責任並不在黃,而是政府一直對房策缺乏長遠規劃,對土地供應方向舉棋不定,未能訂出長遠藍圖。

2012年整體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2.7年,如今公屋輪候冊輪候時間已達5.4年;與此同時,而本地樓價及租金持續脫離市民負擔能力及工資中位數增幅。這一連串的住屋問題,根源都是土地供應不足。

「土地大辯論」多個方案均引起爭議,已清楚反映不同方案都涉及眾多土地持分者,要找出阻力少的方案都極為困難;即使棕地、農地、高球場等土地來源方案獲較多民意支持,但供應有限,而且往往是「一次性」,非長遠之計。政府應以有承擔態度,扮演領導角色,推動能增加大面積土地的方案,長遠解決供應需要。

與本港同樣地少人多的新加坡,市民之所以安居樂業,做到差不多「人人有樓」,背後是因有包括定期填海提供的穩定土地供應,以及長遠土地需要的評估及規劃。相反,香港近來既沒大型填海計劃,又沒有再推動具規模的新市填發展,致長遠供應出現斷層,又形成難以長遠規劃的惡性循環。據團結香港基金今年中的報告顯示,「私樓供應懸崖」已來臨,未來五年落成量僅為每年1.6萬伙;而實際每年需要房屋為6萬伙,比政府預測量多四成。

近日有政黨倡議借租位於珠海的桂山島發展,配合填海可增加逾千公頃的土地,可大規模建屋,料可容納數以十萬計人口,正是對症下藥之法。政府可獲大片土地作長遠規劃,同時改善公營及私人房屋的供應,亦可分散目前港九地區的發展及居住密度,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新加坡以置業主導的房策,使基層市民也可買到組屋,較富有市民可買私樓,做到「民有恆產」,享受經濟繁榮帶來的物業升值,社會安定。桂山島方案若得以推行,政府就有更大空間檢討目前房屋階梯。例如可重推租置計劃,讓公屋申請人選擇租住或購買公屋單位,以有效運用公營房屋資源。

房策及土地供應最大阻礙,是政府取態被動,缺乏大刀闊斧、訂出長遠方向的承擔。若政府能積極推動桂山島方案成事,相信黃遠輝先生未竟之志,將可盡快實現。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