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立:活化古蹟 怎樣用得其所?

2020-08-28
張卓立
自由身媒體及戲劇工作者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8-28 at 10.57.39 (1).jpeg

香港開埠百多年,滄海桑田,物換星移,雖然經歷過多番重建洗禮,但也有許多具有歷史的建築物被保留下來。讓人們可以繼續欣賞建築物、懷舊、促進旅遊之外,保育兼活化歷史建築也可把建築物與時代同步,發揮更多功能。它們之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處,都是跟「醫」字有關。

第一處是九龍大角咀的「雷生春」,建於1931年,是九龍巴士其中一位雷姓創辦人的物業,據說他當過跌打醫師,在「雷生春」家中地下開設醫館,後來雷姓家族遷走,它便分別出租,上層住宅下層商舖,其後更加荒廢。一直到十多年前,整棟建築被活化成中醫診所,傳承了建築物初期的跌打醫館功能,濟世為懷。

第二處是我很熟識的是西區社區中心。這座建築物在1925年建成,原本是婦產專科贊育醫院,現今石造的門楣仍然刻寫著醫院名稱。1950年代,醫院遷往新址後,1970年代便成為社區中心。最近我有份參與的一套話劇,就是在這裡彩排。社區中心地面的一層是中醫診所;沿著旋轉樓梯走到一樓、二樓,有幼兒園、童軍辦公室、婦女會、音樂室,外邊還有一座小小的宿舍。至於我們使用的小禮堂,裡面有一個講台、一部鋼琴,窗戶架上木窗框,地板還是用木板鋪成,在裡面走動便會發出「噠噠」的響聲,時光就像慢慢退回到過去,腦海浮現當年放滿嬰兒床的畫面,一眾娃娃在床上掛著純潔的臉孔,惹人憐憫的表情大睡。

在香港,歷史建築經常處身在活化和重建的夾縫,最大爭論點就在於香港土地資源缺乏,建築物所在土地如屬黃金地段,比起保育文化歷史,重建成高樓大廈更可解決現實社會需要。「舊貌換新顏」,重建是社會正常的新陳代謝,但舊物換上新裝,進行適當而追上時代的活化,可以創造的實質價值不比重建遜色。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有愈來愈多的客家古村落,在歲月滄桑中悄然坍塌。筆者經常走村,對「時移境遷,物是人非」有太多的感嘆。所以經過考古鑒定,對古物古蹟保育留存,功在當代惠及千秋,非常有意義,政府應該推動。

    林文映  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