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順圍:政府抗疫不濟 要商家補鑊?

2020-09-01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9-01 at 09.17.52.jpeg

政府抗疫以來的「離地」程度,不斷突破香港市民的底線,包括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實施全日禁堂食後,才知那麼多市民要返工無得在家工作;勞福局局長羅致光說下雨才知道那麼多人戶外工作無地方食飯。近日面對疫情下的失業問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則說洗碗也是一種工作經驗!

筆者曾任職政府,見慣很多繁瑣程序和官僚作風,但今次政府抗疫的表現和言論更顯離地。以往政府即使被指辦事效率緩慢,至少推行政策前也會找相關部門查找數據,諮詢相關持份者意見,再審視推出。例如有學者已指出政府要知道市民上班情況,大可向運輸署索取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時間的乘客數量,或者八達通卡出行紀錄,便能粗略估計,而非一味「亂估」。

本港面臨經濟下滑,各行各業特別是食肆大量倒閉,政府推出了「保就業計劃2.0」,卻把責任推搪予商家:包括叫兩大超市減價、大業主減租,令人側目。回想疫情以來,政府失誤頻頻,對關口檢疫措施後知後覺。一直以來,只靠市民做好抗疫措施,戴口罩、做好消毒自救;政府「不認不認還須認」,自知免檢疫安排漏洞多,例如船員可免檢疫換班,最終觸發第三波疫情。相反,商界顯然回應得更為迅速主動,貼近市民所需。

面對政府抗疫無能,商界就一定程度扮演了「補鑊」角色,早於抗疫物資短缺時,不少企業也有參與捐贈口罩及防疫用品予有需要人士;各大商場也引入了各式最新技術的抗疫設備;部份發展商更對商戶、業戶提供了優惠,例如近日新地就慷慨解囊,宣佈旗下啟勝和康業物管公司早前取得「保就業」工資補貼後,主動把相應金額全數回撥,讓業戶可靈活彈性使用有關款項,直接受惠。商場更推出多項防疫措施,加強對商戶及顧客的保障,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購物消費環境,達至三贏局面。

政府未來應與商界加強合作,特別是處理疫症帶來的經濟問題,更不可閉門造車、剛愎自用,應與業界多溝通,尤其嚴重受挫的旅遊、零售、餐飲、酒店等行業,了解社會實況,才能更加有效推出「貼地」的振興經濟及抗疫政策,既幫到各行各業生存,也為市民提供生活保障。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政府要「以結果為目標」,大力打擊違法泊車阻街表現強政勵治,卻對富人多處忍讓寬容,市民反感是理所當然。以立場先行無視富人違法的立法會大黨,處處泛化國安問題,不但令市民對國安法反感,市民的不滿無處宣洩,違法僭建無法解決,只會加劇市民對現屆政府和立法會的不滿。

    姚潔凝  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