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中國內循環

2020-09-07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78676.jpg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9月1日在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重申要推動更深層次的改革、實行更高水平的開放,而且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內循環」是近月里中國媒體上的熱詞。它第一次抓住外界眼球,是5月23日習近平在「兩會」期間對政協經濟界委員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之後,在7月21日和企業家座談、7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以及8月20日和24日的公開講話,習近平都提到上述概念。細心一點的觀察者則能夠發現,他的完整表述已經從5月的「逐步形成」,升級到7月30日的「加快形成」。

而今,內循環、雙循環將被納入中共正在制定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已沒有懸念。這個目標突然變得急迫,也肯定與美國這兩年里,尤其是這幾個月里不斷加碼升級的對華施壓力度有關。

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後,中美關係從螺旋式下降演變為自由落體式下滑,從加征關稅到限制芯片出口、限制中國駐美記者、收緊留學生簽證、關閉領館、強制Tik Tok出售,再到表態要限制中國駐美外交官的活動,美國步步進逼,擺出欲與中國科技與經貿切割之勢,中國尋求以內循環保障經濟,自有其不得已之處。

而美國的圍堵態勢,將中國成功科技企業趕回中國,加上中國國內的政治氛圍,讓人們從官方的「內循環」的表述中,產生了中國可能被迫封閉甚至閉關鎖國的擔憂。

就經濟的角度說,這是過慮了,中國尋求加強國內消費、依靠內需拉動增長、減少對「外循環」的過度依賴早有一段時日。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當時仍貧窮落後的中國依靠大量廉價勞動力與低端加工貿易,以不惜犧牲環境的代價,實現了經濟騰飛奇蹟與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1990年代以後,中國更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名,但也在很多年裡一直困在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不協調經濟模式。簡言之,投資和核心零部件來自國外、市場也在國外,中國當時只賺取在其中加工的工錢。

數據顯示,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中國外貿依存度不斷攀升,2003年其外貿依存度首次超過50%,2006年更達到67%,相比之下,同時期美日等發達經濟體的外貿依存度都不到三成。

官方也認識到這種模式的不可持續性,並一直在尋求改變,並成功使外貿依存度在2011年回落到50.1%,到今年上半年更下降到了31.8%。去年,最終消費對中國GDP的貢獻接近60%,至此,減少對「外循環」的依賴,在中國已經持續了多年。

中國要加快「內循環為主」,必將着重提高居民的收入與消費。這對普通居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最近幾天,許多評論文章就談到了收入以及高房價對居民消費的制約,并力倡推進農村土地改革、房地產稅、城鎮化等,讓居民有更多收入,有能力消費更多產品與服務。

從居民收入看,中國大有可提升的空間。據官方公布的2019年數字測算,去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為人民幣2561元(511新元)。今年的「兩會」上,中國總理李克強透露,中國有六億人的月收入僅人民幣1000元。這些低數字,都反映出確保「內循環通暢」的工程,必將大力提高居民收入,並讓民眾從高房價中解脫出來。

再者,着重內循環也有助於帶動國內各類現代服務市場的發展,比如休閑、教育、養老等產業,也能帶動消費。

中國領導人強調,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其實這也很難發生,因為中國有很強的條件和動力去參與國際競爭,只要西方無法將中國圍堵到底,中國「封閉」就不會發生,反之可能在雙循環格局下,實現更為均衡且提升國民福祉的增長。

然而,有人直覺地擔憂「內循環為主」意味着中國走上封閉的老路,主要不是出於經濟層面的憂慮,而是信息與政治上的感覺。這些年來,中國一面形塑強調紀律的官僚組織、經濟、媒體與網絡輿論;一方面大力鼓勵科技創新,降低債務風險,憑此成功抵擋了美國貿易戰與冠病的衝擊,但中國與外部世界的認知差距也在擴大。因此,當局宜警惕實現國民經濟內循環為主後,觀念與思想的「內循環」也接踵而至,這才是一些擔憂泛起的根本原因。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