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安倍政治傳奇與後安倍時代亂局

2020-09-07
張敬偉
中國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AAA

7667778.jpg

安倍晉三因病辭職,既在意料之外也在預料之中。

安倍高中時患上潰瘍性結腸炎,年輕時落下了的病根,成為其終生的困擾。2007年他首次擔任首相,不久即因病辭職。自2012年算起,安倍已經當了八年首相,破了日本最長首相的紀錄。因此,雖然他的任期要到來年9月才結束,安倍還是撐不下來了。其實,66歲的安倍在政壇上屬於「當打之年」,但近兩個月安倍不斷入院,凸顯其政治生涯已是力不從心;辭職,未嘗不是明智選擇。

安倍塑造了「長命首相」的政治傳奇,卻給日本留下了「爛攤子」,可謂其名也皇皇其國也惶惶。安倍第二任期執政八年,立志振興經濟,他射出了寬鬆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兩支箭」,但是其「結構性改革」的「第三支箭」並未取得實際效果。

過去兩年又逢中美貿易戰,作為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在中美貿易摩擦中難得保全自身。今年偏又遭遇疫情襲擊,東京奧運會延期,日本經濟連續三個季度下跌,日本GDP降至10年來最低。日本最新民調顯示,安倍政府民意支持率降至36%,為三年來最低。

然而,安倍因病辭職並非黯然下台。後安倍時代似乎依然在其掌握之中,因為能夠承擔首相之責的大員有好幾位。尤其是安倍辭職之時,並未明確繼任首相,似乎有意在布一場優化競爭的權力棋局,以便選出能夠貫徹他既定政策的新首相。

觀察家認為,目前,被看好的安倍接班人有副首相麻生太郎、前防長石破茂、現防長河野太郎、前外長岸田文雄(現任自民黨政調會長)以及內閣秘書長菅義偉。這些自民黨大老中,石破茂屬於反安倍派,岸田文雄則屬於安倍派。麻生太郎堅持親美反華,而執掌黨務的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則主張改善對華關係。

自民黨向來黨內派系林立,自然要進行一場激烈的博弈,而且還有地方黨務和國會系統不合轍的考驗。不過,憑藉安倍多年來的布局,善於政治精算的他或以成竹在胸,後安倍時代繼續安倍路線當不成問題。

後安倍時代面臨著三大難題。

一是日本經濟的結構性困局難解。「安倍經濟學」是有成效的,但並沒有改善日本經濟結構性的沉痾痼疾。在全球經濟格局中,日本已經不佔核心地位,製造業老化、信息技術支撐的新經濟發展滯後,而且日本傳統製造業不斷曝出醜聞,日本經濟面臨著「吃老本」的尷尬。

從上個周期的國際金融危機開始,「安倍經濟學」一直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以及消費稅改革的方式提振日本經濟。但由於日本製造業沒有跟上信息革命的步伐,加之老齡化社會來臨,造成的人口紅利釋放殆盡,日本經濟缺乏創新動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中美貿易戰疊加冠病疫情,「安倍經濟學」也失去了改革動力。東京奧運會延期,不僅讓奧運經濟「沖喜」的願景落空,也拉低了日本市場的信心。全球疫情形勢前景不明,日本經濟也面臨著更大不確定性。

後安倍時代,提振日本經濟頹勢依然是日本最緊迫的難題,也是安倍執政多年難以釋懷的心頭大患。

二是中美日三角關係的困擾。安倍對特朗普特別謙卑恭順,在多個外交場合甚至大丟其面。儘管如此,特朗普對日本依然不客氣,除了將日本視為貿易戰對象,也在安保費用上對日大開其口。

面臨日本的挽留,特朗普還是退出奧巴馬時代力推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逼得日本繼續推進縮水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在此情勢下,安倍首先開始加速改善中日關係,雖然他在歷史問題上依然頑固,但中日關係明顯進入新階段。疫情以來,安倍政府並未追隨美國對華施壓。正因如此,安倍辭職不僅獲得中國政府的積極評價,也深得很多中國網友的正面評價。

三是後安倍時代日本政局的不確定性。後安倍時代日本暫無首相的政治現象,看似群龍無首也是無奈選擇。一方面,在中美兩強博弈的情勢下,暫無首相的日本政府在中美兩強之間有更多的騰挪空間。另一方面,日本政局也面臨著自民黨大老山頭林立的混亂局面。由於相關大老政治立場不同,外交政策各異,加上其他政黨的找茬添亂,安倍苦心經營的安定團結局面或將破局。若自民黨內訌加劇,或導致自民黨再次失去政權。

安倍辭職,是身體健康原因,也是內外矛盾積累所致。安倍本人「退一步海闊天空」,但他留給自民黨和日本國民的,或是短期內難以收拾的爛攤子。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兩個村爭來爭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爭沒用,要以事實說話,問題就在標準上。現代社會講科學,污水是髒水,對人體總是百害而無一利,但人體和自然界都有凈化能力,只要自然和人能接受就符合科學。那麼,就需要一個各自都能接受的標準。

    紀碩鳴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