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家雄《路》你那麼在意別人的想法,最終受苦的卻是自己

2020-09-27
岑家雄
資深註冊社工
 
AAA

31.jpg

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因為太在乎別人的想法而受苦。這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情緒習慣。別人的腦袋裡面想的是什麼,你永遠無法清楚。有人對著你皺眉,並不表示他不喜歡你。有人看到你不打招呼,可能他沒戴眼鏡,或只是獨自沉溺在自己的感覺中根本沒注意到你。有人看到你時臉色不好,可能因為他正肚子痛。

但是,我們自己內在的「傷口」總要對號入座,如果感覺不被愛、不受重視、被批判,於是就判定說,對方的言行是「針對我來的」,我做錯了什麼嗎?上次見到他的時候我行為舉止有不妥之處嗎?還是他聽別的朋友說了什麼?各種猜疑,九轉迴腸,百般思量。

有時喜歡玩不同的小程式,因為上面的網友們非常可愛。同樣一件事情,我發出去,反應是天差地別:有人稱讚,有人罵,有人會留下完全與你發的內容無關的評論。如果要針對別人的留言起反應,那一路看下來你就會是又哭又笑、有悲有喜,像不像一個瘋子?

俗話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們都是自己有愧才會招來別人的蜚短流長。為什麼在意別人怎麼說?一定是自己對自己的言行有「不安」的感覺,因為內心早就有自我批判,有跡可循的,給人家的批評留下了餘地。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在意人家的說法、看法,幾乎是為了面子而活的。這樣不但消耗了大量能量在外表的裝模作樣上,更為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可他無法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內心太脆弱又自卑,充滿了自我憎恨、鄙視,所以不得不向外投射,認為別人都瞧不起他,所以他需要格外努力去爭取認同。一旦不能獲得認同,或是別人稍微說他一點不是,他就會憤恨不已,把對自己的憎恨又全部拋向對方,造成人際關係上的衝突。

所以,想要平和,我們自己內在要先有平和,才能不在乎外面的風風雨雨和波浪。內在的平和雖然絕大多數是天生的,但是隨著年齡增大、閱歷增多,並且通過自我覺察、靜坐冥想等方式,可以增加平靜的程度。然而我覺得,真正的內心安寧是來自於對自己的全盤接納,對自己的想法、情緒都能有所覺知而且接納。

那些內心很不平靜的人,有些是太過在乎自己的感覺。感覺一不好,就馬上想要擺脫。甚至會立刻責怪、怨恨那些讓他感覺不好的人、事、物。感覺很好時,就自我陶醉,而且恨不得永遠停留在那一刻,不要離開。

太過看重自己的感覺,無法和自己的感覺拉開距離,因而不能承受、接納各式各樣不同情緒的造訪,可能是很多人當下最需要修習的重要功課。感恩那些挫敗的過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忍侮於大者無憂,忍侮於小者不敗」,能夠忍受大的屈辱與詆譭的人就沒有甚麼憂慮,忍受小的屈辱與詆譭就會立於不敗之地。常言道:「小不忍則亂大謀,不能忍的就是因為視野狹窄,只以自己為中心,看不到全盤大局。

    岑家雄  20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