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如何拆解教協編導的教師攬炒劇本

2020-10-12
袁文
智庫工作者、時事評論員
 
AAA

4b0d3131-0761-11eb-bcf9-5d5a804e7fa2.jpg

近日,一名小學教師因涉「專業失德」而被取消教師註冊資格,引起社會關注熱議。教協葉建源表示,對教育局處理感非常「失望」,認為局方的決定「粗疏」、處理「離譜」。在一堆慣用的政治術語後,就是為了教協介入事件的鋪墊,而其提出最矚目的跟進,就是為其「全城眾籌撐教師」計劃賣廣告,將整個教師行業作為政治抗爭工具,又是一套典型的泛民政團套路,一齣自編自導的「攬炒劇」。

教協這套攬炒劇的精妙之處在於轉移視線,隱藏這次事件的始由。讓我們跳出劇情,追本溯源,看看兩組重要的數字。第一組數字︰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間,在涉及社會事件的被捕人士中,約有10名專上院校及約100名中小學教職員。第二組數字︰自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教育局接獲247宗有關教師可能涉及社會事件中專業失當的投訴。這兩組數字反映了此次涉事的教師的個案並不是個別事件,而是系統性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上述兩組數字均涉及去年的社會動亂。在這種動盪的時局,教師的角色異常重要,尤其是牽涉「違法」、「國家」兩條紅線的問題,不但要潔身自愛,更要發揮春風化雨的角色,對衝動的學生循循善誘,免其誤入歧途。當時,教協作為教協作為最有力量的教師工會,有逾10萬會員,態度如何?做了甚麼?有沒有發揮其積極意義,勸勉告誡教師不要以身試法?觀乎教協在去年動亂中所發的新聞稿,只有被動「戴頭盔」性質的說辭(口頭上「反對暴力」),以免落人口實,但在行動上,卻組織了多次遊行集會,如「817教協教師大遊行」。這些言行,對上述逾100名的被捕教師、逾200名被投訴的教師有沒有影響?教協在事前沒有盡力去阻止這些教師犯錯,卻只懂在出事發搞「眾籌」,所謂「偽善」,莫過於此。

教協的政治立場凌駕了其作為教師工會維護教師權益的首要任務,將整個行業、會員置於政治漩渦,上演「教師攬炒」的劇本。若不及早醒覺,將會有更多教師成為教協政治的犧牲品。至於已經醒覺的教師,也要面對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教協仍然是最有力量與資源的敎師工會,難有替代品。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雖然是非泛民的教師團體,但並非工會組織,難以取代教協的角色;至於工聯會屬會的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教總」)雖是工會,但其在2005年成立時已面對教協獨大的困境,一直難以發展。

未來只有兩條路。一條路是教協痛改前非,回歸真正的教師專業,這條路靠現時與泛民關係淵源甚深的教協領導層是不能達到,必須由已醒覺的教協會員從內部推動改革,實踐教協的「轉型正義」。另一條是教協繼續走向懸崖,此時「教總」與「教聯」要做好準備,積極發展,取代教協的位置,成為真正代表教師利益的可靠組織。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