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沙田 大圍

2020-10-23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Image_20201023154528.jpg

上星期,幾個閨蜜約筆者去「睇樓」。港鐵大圍站上蓋新盤開售,排隊抽籤長達六小時,有報紙宣稱「香港回歸以來人氣最勁」,地點好是銷情火爆的最大原因。

如果讓時光倒流。上世紀七十年代,沙田還是樸實的農村,火車站的列車一小時才開一班,現在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許多的白領,還記得早上排隊趕搭8點05分火車到九龍區上班的流金歲月。

WeChat Image_20201023154529.jpg

城門河兩岸尚存的鄉村,逐漸被長得越來越高的石屎森林掩蓋。筆者在數月前參加沙田鄉事會鄉紳們的一次聚會,才知道小小一個沙田,竟然有48條原居民鄉村,當中以大圍村最悠久,1547年建村。韋姓最多,相傳是韓信的後代。田心村亦是沙田古村之一,聚成於明朝末年,蔡姓居多,相傳是周文王兒子叔度之後裔。另一大型圍村,則是1867年落成的曾大屋,是區內僅存的客家風格大宅。

沙田之「原居民」,大致分為「本地」和「客家」兩類。前者多於明末清初,由粵省東南移居,而後者多於清廷復界後遷徙。康熙、雍正、及乾隆年間,清政府鼓勵農民墾殖沿海荒地。源自粵東、閩西、贛南的客家籍農民,漸漸棲居於大埔林村谷、沿大埔海北岸八仙嶺以及瀝源等地。

WeChat Image_202010231545291.jpg

由於「本地人」較早定居,多建村於近水源以及較肥沃之土地,如「積存圍」(大圍舊稱)、小瀝源、田心圍、隔田等村。客家人遷來較晚,故往往安營扎寨於山邊、山腰甚至山頂。

翻查歷史記載,沙田最早在明朝的1368年,就有人耕種,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逐漸形成村落。沙田古時稱為瀝源,直到1898年,滿清政府與大英帝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軍勘查時誤把瀝源當作沙田,將錯就錯,此名沿用至今。

WeChat Image_202010231545292.jpg

沙田脫離農耕邁向工商時代,大約在1960年代中期。瑞典人類學家艾默(Goran Aijmer)對沙田三條客家村展開田野調查,記述了當時的情形,「約十六歲或以上的未婚少女,現在大多離開鄉下去打工,最理想的地點是九龍的工業區,最吸引她們的似乎是製衣廠」。

另一位英國歷史學者許舒(James Hayes)敘述,種米已不可為。當時大嶼山一個普通農民,每年可生產二十擔稻谷,每擔市價八十元,以此估算每年收入一仟六佰元。如果開工廠,兩個月就可賺到同樣收入。許舒記載,中華電力1977年在荃灣福來邨附近處包挖掘工程,大多數是來自大埔和元朗的棄耕客家村民。

WeChat Image_202010231545293.jpg

傳統的農耕生活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沙田搖身一變,發展成為香港第一個摩登繁盛的新市鎮。但筆者與老一輩的客家村民交談,感覺他們很留戀小時候田園牧歌、漁舟唱晚的生活。

懷舊,成了揮之不去的鄉愁。

WeChat Image_202010231545294.jpg

筆者與沙田鄉事委員會張子賢副主席、藍玉棠村長、鄭志興村長、曾貴生村長、王祥棟村長、李天來師傅等留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