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北京的港青工作哪裡出了錯?

2020-10-27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21111.jpg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深圳考察期間,並沒有如一些人預期對香港事務發表重要講話,反而提到了要增強港澳青少年對中國大陸的向心力。不難想像,在習近平的特別關注下,陸港兩地政府在疫情平穩過後很快就會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更多香港年輕人到大陸學習、就業或生活。

近年香港政局動蕩不安,許多青年走上街頭參與社會運動,甚至支持「港獨」,不少學者都認為這和他們欠缺國民認同感有關。習近平指示要促進港澳青少年交流,以增強香港年輕一代對祖國的向心力,無疑是針對問題的癥結點出了正確的解決方向。

但從執行層面來看,卻面臨著一個頗令人尷尬的現實困境:在過去10多年,其實陸港兩地政府並不是沒有看到這個問題,而是一直有投放大量資源推動港澳青少年交流工作。

前幾年,香港一個研究機構公布的一份報告就發現,特區政府對港生到大陸交流計劃的資源投放,從2008/09學年的1200萬港元(210萬新元),在短短10年之間大幅增加至2019/20學年預算的1.2億港元,增幅為10倍。在資源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返回大陸交流的港生人數也呈急劇上升的趨勢。參與人數從2008/09學年的大約1萬人,上升到2017/18學年的接近7萬人。

從以上一系列數字來看,若說近些年港府沒有致力於提升港青對國家的認同感工作,顯然不符合事實。反而諷刺地是,由於當局過於重視陸港青少年交流工作,以致衍生了市場供大於求、人滿為患等種種弊端。

香港審計署數年前就揭發過一個極端例子。在2015/16年度,一個由民政事務局撥款舉辦的湖南省三天交流團,竟然只吸引到一個人報名,最後交流團如期成行,嚴重浪費資源。

換言之,陸港政府日後若要做好習近平所說的增強港青對祖國的向心力工作,關鍵不在於增加交流團的多寡,而應該先檢討過去十數年的交流工作有哪些環節出了問題?如何改良目前的交流模式?否則出來的效果,恐怕也如以往一樣未能有效彰顯出來。

正如許多人所批評,眼下北京的港青統戰工作問題之一,是交流對象往往以政界、商界和學界青年精英、高校學生為主,來自基層的年輕人少之又少。早年有調查就顯示,香港20歲至34歲的青年約佔總人口20%,共有150多萬人,但他們當中不少人從來沒有去過大陸。

也有人反映,問題和交流團「重量輕質」有關。有些陸港青少年交流活動過分追求規模,注重參加交流的人數,對交流內容重視不夠,致使陸港青年聚在一起,缺乏深入交流,活動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對於這個情況,我倒是聽過不少例子。由於有資助,相比到其他國家地區,中國大陸算是「價廉物美」的交流選擇,以致近年香港出現了一批考察團「常客」。曾經有一位在一年內參加了四次大陸交流團的港青向我形容,他到大陸交流純粹是當去旅行團吃喝玩樂,並無深刻感受。

相比之下,在上世紀90年代香港回歸前,由於資源有限,當年返回大陸交流機會不多,有機會交流的學生都十分珍惜這種學習機會。他們往往會懷着一股熱情,多了解中國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情況,同時也培養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不過話說回來,北京對香港年輕人統戰工作的最大盲點,恐怕是對兩地青少年交流賦予了過高期待,以為通過短期的交流交往就可以改變他們對大陸的偏見,提升對大陸的政治認同感。

這一預期在短期內是難以達到的。一方面,一些香港年輕人近距離接觸大陸後,看到大陸的社會環境、人文素質與香港還有差距,如部分大陸民眾的不文明現象,在大陸不能使用面簿(Facebook)等他們慣用的社交軟件等,難免加深了對大陸的負面印象。

另一方面,陸港社會制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也使部分港青在交流時不適應,認為兩地在許多方面「還是不一樣的」,反而會強化雙方認同的差異。

說到底,青少年的統戰工作很難可以一步登天,尤其要在短期內改變年輕一代根深蒂固的「香港主體意識」身份認同,更是難上加難。或許,北京當局最好的做法是保持足夠的耐心,通過長時間的坦承交流,了解彼此,才能促進港青對大陸的理解甚至是認同。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社會需要加強對少數族裔的教育和提倡共融。這需要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教育少數族裔下一代了解自己作為香港市民的義務和權利,要多關心和支持少數族裔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同時,我們應該創造一個包容性的環境,讓少數族裔感到被代表和重視。通過讓少數族裔青年融入香港社會,他們可以感受到成為香港人的歸屬感,並培養愛香港的價值觀。。

    歐陽鳳盈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