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嶺:如何解讀美國今次大選亂象

2020-12-09
張介嶺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成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12-09 at 09.33.14.jpeg

前些天在校友群中轉發一篇有關拜登外交政策的拙作,一位學弟很認真地提醒說:「美國大選結果還未塵埃落定啊哥」,意指美國大選結果可能會翻盤,萬一不是拜登繼任豈不白費筆墨。之後又陸續有人問,如果特朗普堅持杯葛大選結果,總統權力交接能否平穩過渡?

這種擔心完全可以理解。畢竟過去四年,特朗普是一個不按遊戲規則出牌的總統。何況,早在大選結果尚未完全出來之際,特朗普就挑戰共識,抹黑對手,急不可耐地堅稱自己贏得了大選,指責這次大選投票存在「舞弊現象」,並組織了強大的律師團隊在關鍵州訴諸公堂,還將拜登描繪為社會主義者,倡導的政策將會使美國走上毀滅之路。

迄今為止,特朗普仍死不認賬,美國總統交接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如果就此懷疑美國政治體制的穩定性,那就多少有點過慮了。

「讀史使人明智」。回望並不漫長的美國歷史,從廣義上看,你會發現特朗普現象並非孤案,驢象之間互相猜疑選舉結果的現象並不鮮見。那麼,在法治相對較為成熟的美國,為何還有那麼多人傾向於相信選舉舞弊的存在呢?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森分校的政治學者傑克·埃德爾森和邁阿密大學學者約瑟夫·烏辛斯基認為,植根深處的陰謀論思維是重要原因,失去了權力和陰謀妄想狂之間存在着強烈的關聯性。也正因為如此,敗選一方的支持者往往更易相信大選結果有貓膩。

研究人員梳理了1890-2010年期間《紐約時報》的讀者來信後發現,幾乎每次大選都遭到心懷不滿的敗選者的質疑。

例如,2012年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米特·羅姆尼敗選後,49%的共和黨認為,民主黨竊取了勝利果實(只有6%的民主黨持這樣的觀點)。

再如,2000年總統大選後,31%的民主黨人認為,小布殊竊取了總統職位(僅3%的共和黨同意這種說法),30%的民主黨支持者稱,小布殊不是一個「合法總統」。

2016年大選希拉蕊功敗垂成,但民主黨沒有反思自身的失誤,而是將敗選責任全推到普京和俄羅斯插手美國大選之上。

當然,所有這些都比不上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與繼任羅斯福之間的權力交接,他倆的關係堪稱美國總統關係史上最差的。

1932年11月大選,胡佛敗給了民主黨候選人、紐約州長羅斯福。他對這位半癱的繼任者橫豎看都不順眼,從未說過羅斯福好話,稱他是個「方格花紋的變色龍」,其社會主義傾向將使美國朝「莫斯科前進」。

從總統大選日結束到羅斯福3月份就職長達四個月的權力交接過渡期中,美國金融系統幾近崩潰,胡佛認為,沒有必要實施新的政策,並試圖說服羅斯福蕭規曹隨,如發佈緊急公告限制銀行取款等,竭力限制繼任者上任後的政策選項。

羅斯福意識到了被胡佛這個「膽小的肥閹雞」捆住手腳可能產生的後果,拒絕在就職之前作出任何承諾。回過頭來看,羅斯福後來實施的「新政」,大部分只是胡佛政策的衍生,無論是《緊急銀行業法案》、《房屋擁有者借貸法案》,還是《證券交易法案》、《金融法案》,多為「新瓶裝舊酒」,難怪杜魯門後來為胡佛鳴不平稱,「他(指胡佛)和他的政府因為別人的錯誤而遭到了指責。」

由此看來,你方唱罷我登場,特朗普的表現不足為怪,純屬政治遊戲,只不過是他將這種行為提升到了一個危險的新高度,可能產生的政治後果多了幾分不確定性,特朗普與拜登的關係,或會與胡佛和羅斯福的關係多多少少有些神似。

顯而易見,政治玩過頭於國於民不是好事。2016年那場大選前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助理教授貝芬尼·阿爾伯森和金伯利·吉勒就民調結果研究後發現,選舉操縱陰謀論能夠產生很深的心理效應,尤其能夠導致負面情緒(焦慮和憤怒)明顯提高,會破壞民眾對民主機制的支持。

專家認為,受此類陰謀論影響的人,更不願意接受選舉結果,所謂操縱選舉的指控打擊了民主的根基,使公眾懷疑,在發生選舉操縱的情況下,是否還應該通過非暴力方式轉移國家權力。

經過這場大選,美國社會出現深度分裂,仇恨壓過了團結。總的說來,投共和黨選票的多生活在遠郊和農村地區,投民主黨選票的多生活在都市地區。特朗普成功煽動了白人、尤其是那些沒有讀過大學的人的憤怒。所謂特朗普主義,說穿了就是現代美國民粹主義。

當地時間11月23日,美國總務管理局(GSA)通知拜登是這次大選「明顯的獲勝者」,特朗普政府準備啟動過渡進程。毫無疑問,民主黨入主白宮、控制眾議院已無懸念。照目前的勢頭,共和黨料將控制參議院。美國許多州和州議會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兩黨幾乎勢均力敵,共和黨似乎還略站上風。

有分析指,特朗普雖然敗選,但仍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已給拜登下了套,其法官任命將限制新任總統通過行政命令和監管指令制定政策的能力,立法和確認被任命官員都可能受到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制肘。看來,兩黨角力,治理分裂,府院之爭加劇勢在必然。

此外,在選定2024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問題上,特朗普也會有一定的發言權。內憂外患,民主黨很難高枕無憂,拜登面臨的挑戰巨大。「江東弟子多才俊」,四年後,共和黨「捲土重來未可知」。

當然,從積極的方面看,美國民主制度仍充滿活力。儘管疫情嚴峻,這次大選仍有逾1.59億人參加了投票,投票率高達66.9%,創120年來新高。不止於此,這次選舉還有條不紊,一切均按程式舉行,暴力事件很少,甚至作為總統的特朗普無厘頭搶先宣佈獲勝也未能鬧出多少動靜,充分說明了美式制度的成熟性。一味唱衰美國制度恐錯判形勢,有點一廂情願。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前腳剛走,美國總統拜登又對中國領袖口出惡言,引發北京外交部強烈反擊。中美只能是維持邊打邊談,鬥而不破。

    李伯達  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