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走訪曾大屋的後裔

2020-12-11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2911607670937_.pic_hd.jpg

曾大屋是香港最著名的客家大宅之一,寫它的文章太多了,但對其後裔的專訪,卻是罕見。

在沙田客家功夫師傅李天來先生的引薦下,筆者由曾貫萬的第六代孫、現任村長曾憲榮先生陪同重遊,瞭解到許多以前未知的一些細節。

這是一座城堡式圍屋,中為府第式堂橫屋,正面開三門,四周樓房環繞,共有99間房,寓意長長久久。屋頂形成「走馬平台」,四角聳立碉樓,槍孔處處可見,但分為兩款,牆上為鎖匙孔狀,更樓槍孔則是長方形,皆外窄內寬,方便遇襲時攻守,且為麻石鑿鑲,堅硬無比。

2941607670940_.pic_hd.jpg

2951607670941_.pic_hd.jpg

此類建築,在筆者故鄉梅州各縣,深圳和惠州交界的龍崗、坪山頗多,但在香港,卻是唯一的一座,彌足珍貴。

踏入正門,訪客一定會留意到「一貫世居」石刻大匾。所謂世居,寓意「世代同堂」,重在飲水思源,感懷祖德。客家人四海為家,離鄉背井乃尋常事。但遷徙異域安家立業殊為不易,故勉勵子孫毋忘先輩辛勞。

3001607670947_.pic_hd.jpg

梅州客家圈子中有一個打趣的說法,「梅縣人寫得,興寧人講得,五華人打得」,大致上界定了這三縣的民風民俗民情。但筆者後來才知道,所謂「打得」,除了功夫,還因五華人擅長打石,素有「五華阿哥硬打硬」之隆譽。

據曾憲榮村長告訴筆者,大屋由祖上曾貫萬(又名曾三利)於1848年開工,歷時二十年,至1867年才建成。「建材用得最多的是麻石」,聳立大門左右的石柱,十多米長,「沒有接駁,一根過」,可見石材開採之不易,以及工藝之精。

2991607670946_.pic_hd.jpg

2921607670938_.pic_hd.jpg

2931607670939_.pic_hd.jpg

正廳門前有「大夫第」木匾和「祥徵萬福」石匾。大屋外原來有護城河圍繞整座堡壘,吊橋起落,但此情此景不再。庭院內的兩口井還在。將防禦抗盜、聚族而居、自給自足等因素集於一身,凸顯官家氣派,與新界平民化圍村迥然不同。

2981607670945_.pic.jpg

但曾貫萬其實並非出身豪門望族或是書香門第。他從梅州五華縣南下香港,只是眾多的出門謀生的打石客家仔之一。他在筲箕灣亞公岩開山裂石,把握了香港開埠大興土木的黃金機遇。曾氏兄弟對當時情景留下文字記載,「今日香港,西自荷利活道西頭,經西營盤至石塘嘴、蒲扶林等處,東自皇后大道東經跑馬地、銅鑼灣、大坑、北角、筲箕灣等地,皆為五華石匠來港打石之地」(引自《梅州日報》2004年10月10日)。

2961607670943_.pic_hd.jpg

2971607670944_.pic_hd.jpg

香港的許多經典工程,包括終審法院(前立法會)、中上環往半山走的麻石階,薄扶林水塘,都是他供應的石材。曾貫萬發達之後樂善好施,蓋圍村給族人居住。後人也承繼此一美德,二次大戰時曾給大陸逃難者遮風避雨,據說這是「曾大屋」名稱的最早由來。

出生於1808年,今年是曾貫萬二百一十二歲冥壽。《五華縣誌》的記載是「字奕賢,號鳴翱,五華水寨人」,「在香港築池儲水,供應船舶用水,後在筲箕灣開設三利商號,業務之盛,為當時全行之冠,成為港埠巨富」。

3011607670948_.pic.jpg

曾貫萬生有六子,開枝散葉,後裔留在香港有之,更多的是移居美國、歐洲、南美、東南亞。曾村長說,天涯若比鄰,宗親們在Facebook建有群組,亦曾組團往粵東尋根。幾經周折,還是找到了太公的出生地,五華縣水寨鎮一個叫員瑾的村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