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到底之後會發生「通脹」還是「通縮」?

2021-01-18
寒柏
學研社成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1-14 at 10.09.36.jpeg

「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後,美聯儲早在去年3月時再次大幅減息及啟動「量化寬鬆」,並表明不設上限。環球股市亦因此在疫情下大幅攀升。

有朋友言道,既然全球央行紛紛「放水」,他只得及早「入市」,趕在資產升值狂潮中盡快「上車」。否則,就算保守不「炒賣」,「放水」後肯定迎來嚴重通脹,所以這次是「焗賭」的。要在「量寬」時把握機會投資,絕非沒有道理,但他說「放水」之後肯定迎來通脹,又是否正確呢?

以最簡單的基本原理去說明,只要「錢」越多,整體資產便會升值,亦無可避免會波及消費品,最終迎來通脹。假設這個世界只得「麵包」和「錢」。只要有越來越多「錢」,「麵包」肯定會升值。在現實世界中,「麵包」會腐爛,所以「量寬」時,當然是諸般資產先上升。但等到「雞犬齊升」之後,便連「日用品」和「消耗品」都會大升。

但說這個「水漲船高」的情況,有一個大前提。我們相信「放水」後必有通脹,是假設「資產泡沫」沒有出現嚴重爆破。這情形下,央行印出來的貨幣會先到了金融市場,把所有資產都「煲大」之後,貨幣供應大增而造就「財富效應」,大家手裡有錢,最終連日用品和消費品的價格都會上升。可是,亦會有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資產泡沫爆破。如果金融市場大跌,憑空製造出來的「財富」便會消失得無形無蹤。雖然央行印錢,但卻在金融市場裡「化為烏有」,大家袋口裡的錢都「歸零」,最終迎來的反而會是通縮。

這情況並非從未發生過。當年98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本港「樓市泡沫」爆破,香港市場裡的「貨幣供應」大幅削減,財富效應消失及收縮時,還出現「骨牌效應」。樓市大幅下跌後,最終迎來持續6年的通縮。此外,日本在90年代初起,早有相同的情況。日本通縮造成了「失落20年」,足足影響了一代人。

當然,香港的「貨幣供應」受制於外圍因素影響,「貨幣政策」更完全被美聯儲綁架,才會有這種「資產下跌時反而要加息」的慘況。當年日本亦受「廣場協議」所累。由於兩地的央行無法自主,才會有這通縮的情況。反過來說,美聯儲絕對獨立自主,又是否代表於美國肯定不會發生通縮?

美國啟動「量化寬鬆」,美其名是為了防止經濟衰退和通縮,但實質上是為了拯救「上層社會」。富人玩「金融衍生工具」輸大錢了,便只得「印錢」來「填數」;當然,這亦防止爆發「骨牌效應」。所以,「放水」後肯定迎來通脹的推論,是進一步假設了,當「印錢」後再出現「資產泡沫」爆破,美聯儲尚可「無限量再印錢」,又怎會沒有通脹呢?

但如果「資產泡沫」爆破時,美國的問題比較輕微,美聯儲便沒有必要再不斷「印鈔」,反而可如期「加息」和「縮表」,以壓抑本土通脹。簡單來說,只要泡沫爆破的「重災區」在美國以外,美聯儲便沒有再大量印錢的必要,通縮還有可能會在美國以外的「重災區」發生。

反過來說,美國在08年時已試過持續多年的「量寬」,但保住的就只有富人的資產,國內產業鏈外移的情況沒有改善,失業情況嚴重,美國基層和各行各業至今仍無法復甦。據08年金融海嘯後的經驗所知,每次「量寬」都會讓財富進一步集中,貧富懸殊的問題只會更嚴重。長遠來說,印再多的錢,也只會留在極少數富人的手裡,絕大部份美國人的消費力都不斷下降,又何來通脹? 其實,量寬後的美國通脹率,一直都不高。

777.png

網上資料來源:usinflation calculator

純以香港的情況來說,明顯的通脹出現在2009年之後。當時美國啟動「量化寬鬆」,大陸資金亦迅速投入市場。資金湧入香港樓市而促成持續多年的通脹,通脹又進一步強化買樓保值的誘因。這次的「量寬」,資金又會否再次瘋狂湧入香港樓市呢?還有什麼經濟因素可支撐更誇張的樓市泡沫?大陸又會否增加「槓桿」呢?當環球金融泡沫再次爆破後,各國央行還會增發貨幣?這都是將來會發生通脹、還是通縮的關鍵所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近月,香港與內地復常通關;熟悉兩地情況的旅客發現香港過去三年儘管經濟表現欠佳,通脹卻比內地嚴重。可能的解釋是香港通脹屬於成本通脹,又稱供給通脹,即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需求沒有明顯增加,供給方成本卻上升,導致整體價格水平上漲。例如本地樓價和租金仍高企,電力、煤氣、公共交通等公用事業公司則追求利潤而加價,商戶和市民又不得不購買那些商品或服務,因而推高了各行各業的成本和銷售價格,包括工資水平的上漲,導致全面通脹。

    在內地,現階段的通脹主要是由個別商品供不應求而拉動;如所謂的「食品價格先行通貨膨脹模式」。總需求不過多,對個別部門産品需求卻增加,造成部分産品價格上漲,如菜蔬、豬肉、鋼鐵等,導致CPI上升,又稱結構性通脹。如果不能有效抑制結構性通脹,及後也可能變成成本和全面的通脹。而兩地通脹成因和類型不同,消費者因而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吳幼珉  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