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思:壓力一定在土地持有者

2021-04-22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3-31 at 18.17.28.jpeg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早前見港澳委員時明確說要解決本港的房屋問題。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接受《思考香港》訪問時說,未來「壓力一定在土地持有者」。他建議當局既要致力檢討土地開發及建屋的程序,包括一些沿用已久的「制衡機制」以壓縮所需的時間。同時呼籲發展商要以香港整體利益作為出發點處理問題。

相關新聞:中央政府不容許將來有人「HEA做」

 

重回民生議題  各持份者不能單從自身看問題

經歷過一輪政治風波,中央出動國安法及改革本港選舉機制的「組合拳」後。陳智思說,改革選舉制度之後,對地產商的影響力有多大,目前是言之尚早。但未來香港社會將重新聚焦民生議題,而住屋問題將是重要一環。他說,香港不是無地「 但是否在政府手上」,而未來「壓力一定在土地持有者」。他認為各持份者都要從香港整體利益為考慮,「社會不可能永遠每個都是從自己自身去看問題,最後大家都不做事。」

095b34e77d845bf564c8a44ea3f75689.jpg

程序耗時太長 中央領導人都接受不到

陳智思認為解決住房短缺的策略,除了造地,另一個重點就是盡量縮減程序。他說,今日即使有地可用,由土地到房屋,私人發展商走完所有程序,「市民搬到入去都十幾二十年」。他坦言,不論小市民還是中央領導人都不能接受那麼長時間的等待。

 

「一些制衡機制是否可以完善?」

香港是民主社會,無可能是一個人說了算。而在土地收回及發展的制度上,都有好多制衡機制,保障不同持份者。陳智思說,「其實是對的,但過去見到這些制衡機制。不論是刻意或某些原因,就被人利用來拖。這些機制是否可以完善?」

私樓1.jpg

樓價會有影響?

陳智思說,明白有不少人擔憂增加供應後會影響樓價,「香港現時情形,大概有50%人有樓,50%的人無樓,任何政策如影響隨便一邊利益,都好大件事。你一定不可以從那個角度影響市場。」他認為現時並非一下子就大增土地供應,加上今屆政府承諾增加的供應都是以公營房屋為主,未來或參考新加坡樓市的發展模式,將公私營市場分開,市民基本住屋權利可獲保障之餘,樓價亦不會有太大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