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東江水 客家人文

2021-04-30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jpg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1.jpg

日前在香港大公報看到前水務署長高贊覺的專訪。東江水源源不絕流淌香港逾半個世紀,高先生曾經四度參與供水擴建工程,服務香港水務事業四十載,故有「東江水先生」之譽。

香港缺飲用水,是上一輩港人的集體記憶。經歷1929年大水荒之後,英國殖民地政府不斷規劃及興建大型水塘。六十年代初香港遭遇旱災,政府實施用水管制,最嚴重時「四天才供水一次,每次只有四小時」。市民怨聲載道,要求港府向大陸購買食水的呼聲此起彼伏。1965年,缺水窘境得以徹底改變,因當年3月建成的東深供水工程開始啓用。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2.jpg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3.jpg

筆者以前常聽到的一句話,「沒有東江供水,香港不香,而是臭港」。這在某種程度反映了現實。但很多港人不知道的是,東江還被客家人稱為「母親河」。東江的源頭在贛南,這是客家聚居規模最大的山地河谷。東江全長約560公里,溯源可至贛南大竹嶺及椏髻鉢山,最後由尋烏和安遠兩水,與廣東龍川的貝嶺水匯流,浩浩蕩蕩從東莞虎門獅子洋奔向南海。

歷史上,贛南是客家人從黃河流域南遷的最重要集散地。從地理位置觀察,該處籍舟楫之利,「北扼中州,南撫百粵,東接八閩,西連三湘」。由於地勢開闊、土地肥沃、成了最早安頓南遷中原漢人的驛站。所以有學者認為,客家民系「形成於贛南,成長於閩西,成熟於粵東,發展於海外」。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4.jpg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5.jpg

作為客家人的搖籃、中途第一驛站、根據地、大後方。贛南仍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村白鷺、夏府宗祠群、田村契真寺、楊仙嶺等古蹟。甚至一些已流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客家民俗如搶打轎、燒瓦塔等,仍留傳至今。古代分屬贛州府、南安府、寧都直隸州,贛南現指江西南部贛州市管轄的18個縣市區。

關於東江的最始源頭是在同為贛南的尋烏縣椏髻鉢還是安遠縣三百山,早些年存在一些爭議。因為從廣東省龍川縣合河壩上溯,東江有二源:東源為尋烏水,西源為定南水(九曲河)。直至2004年,專家才認定「東江的源河為尋烏水三桐河」。《珠江志》、《江西省水利志》、《中國江河志》、《珠江傳》均表述「三標鄉椏髻鉢山是東江的發源地」。有趣的是,毛澤東的《尋烏調查》對尋烏水是東江源頭有過明確記載。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6.jpg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7.jpg

對大多數香港人來說,尋烏很陌生,甚至沒聽過。其實該地在萬曆四年(1576)已建縣,原名長寧。2013年,被國家文化部正式納入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

尋烏曾經「山高皇帝遠」,森林茂密,草木蔥榮,千溪百瀾,山水繚繞,確實是打游擊的好地方,毛澤東、朱德、鄧小平等中共元老曾在那裡「鬧革命」。和平年代,更加「青山翠欲滴,綠水尚自流」,筆者聽過當地客家的一首打油詩,「九山帶水半份田,半份河道和莊園,山高谷深田如梯,公路沿線是果園」,可謂對其地形地貎的精准概括。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8.jpg

WeChat Image_202104301602209.jpg

古時候,東江全線並不統稱為東江,每一段各有名字。江西段曾稱安遠水;在廣東段,龍川縣貝嶺鎮稱浰水;在老隆鎮佗城段,稱雷江;在河源段稱二合水;在博羅段,稱羅浮水;在惠州段,稱惠州河;在東莞段,稱石龍河。這些名字在不同朝代有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東江一路奔湧,沿線皆為客家聚居地,在悠悠歲月中孕育著客家人文。

「我在江之頭,君在江之尾,相隔千萬里,共飲一江水」。連接粵港贛三地的東江,如今是香港、河源、惠州、東莞、深圳、廣州等城市逾四千萬居民的主要飲水資源,關乎大灣區經濟發展及繁榮穩定。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