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爸爸何紫對談》輸在起跑線的愛因斯坦

2021-05-01
何紫
已故香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何紫薇
出版社顧問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4-28 at 16.09.07.jpeg

(引文摘自何紫著作《做個好爸媽》,1993年初版)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是當代偉大的科學家,他發表「相對論」學說,把物理學推到一個新境界,後來榮獲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是猶太人,幼年生長於德國,母親保莉妮•科赫(Pauline Koch)一直留意這小孩子對事物反應遲鈍,三歲時仍呆頭呆腦,保莉妮十分擔心,但她小心不流露心中的焦慮,常常撫着小愛因斯坦的頭說:「不要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教授的。」

保莉妮倍加注意他,終於發現他對音樂很有好感,當母親彈琴時,他躲在暗角悄悄地看,一雙眼睛一閃一閃,像已懂得樂曲中豐富的含義,保莉妮高興地說:「一個遲熟的果子會更甜呢!」她就約同愛因斯坦的叔叔,引導他開啟各方面的興趣,帶他看陽光透過樹葉投影在地上的光斑,看泥地上的螞蟻排成長隊。

有一次他出神地看指南針,就自言自語:「針的周圍一定有什麼躲起來,暗裡推動着指南針的!」父母親聽到他的話感到驚奇!愛因斯坦又特别留意一些看不見的動力,例如風力、水的浮力等等。後來,家人送他到瑞士蘇黎世去唸書,展開他在科學上的研究。

女兒何紫薇回應:

愛因斯坦小時候發展比同齡孩子遲緩,三歲才開始說話。他個性孤僻,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思考。因他的表現異常,入學後老師看扁他,同學嘲笑他,誰會知道他是個有特殊學習需要的資優生!

幸而母親對愛因斯坦的肯定和關注,帶給他適當的引導,造就了日後影響世界的科學家。父母日常多陪伴和觀察孩子,了解子女的獨特性,讓他們的潛能有所發揮,活出有價值的人生。


「與爸爸何紫對談」專欄介紹:

已故兒童文學作家何紫(1938-1991),在香港成長及接受教育,曾任教師、兒童報刊編輯,七八十年代致力兒童文學的創作、研究和出版,並一直在香港多份報刊撰寫專欄,對兒童教育有深刻的了解。本欄文章摘自何紫的遺作,當中談兒童的心理成長、性格與氣質的塑造、潛能的發揮等等。

每篇最後有其女兒何紫薇作回應,身為現代母親的何紫薇,認為先父留下的教養智慧,只要靈活運用,道理歷久不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父母供應子女物質的同時,也想想如何讓孩子感受到那份愛和心思吧!那麼物質的價值將遠超於本身,成為藏在子女心中的永恆情意。

    何紫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