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大帽山下

2021-05-28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eChat Image_20210528155140.jpg

一大早驅車來到香港最高峰的大帽山麓。這裡有一個五百八十多年歷史的客家村,村口樹下有一個叫端記的茶樓。村長介紹說,茶肆的持牌人已近百歲了。

還是早晨八點多,茶樓坐滿了客人。燒賣蝦餃的蒸籠水氣氤氳,香味撲鼻。窗外蒼翠蓊郁,站在樓臺能聞到山地晨霧的嵐氣,沁人心脾。一切顯得如此的謐靜,陶淵明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很自然在腦海浮現。

WeChat Image_202105281551401.jpg

WeChat Image_202105281551402.jpg

這個村名叫川龍,聚居的是曾氏客家原居民。這些村民的祖先,源自廣東河源的龍川縣葉甫鄉。明朝永樂年間(1403年至1424年)已陸續遷移至香港荃灣。初抵埗時,高祖曾鳳山帶着族人在荃灣木棉下村(鼎豐)棲居四十年之久。

村公所是在1980年落成的。據川龍村公所編撰的村史記載,其時海盜打家劫舍頻仍。族人某日遠行砍柴,但見高山流水,鳥語花香,還有金雞奮啼。先祖大璋公於是擇居大帽山麓拓植及安營扎寨。不過,那些年這荒山野嶺還沒有村名。

接待筆者的曾偉強表示,客家先民早期拓荒開村,很注重風水,「每條村都有自己的風水」。有很長一段時間,川龍「旺丁唔旺財」,家家戶戶生兒子,生女兒的反而不多見。

1967年出生的曾村長告訴筆者,小時候隨阿爺放牧及耕種,曾因跟水牛「太貼」,被牛蹄踢了一腳,竟然昏迷。但這個故事說明,川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還處在田園牧歌的農耕歲月。

WeChat Image_202105281551403.jpg

WeChat Image_202105281551404.jpg

荃灣是香港最早衛星城市,區內最多田地的是川龍。曾村長憶述,小時候穿「人字拖」走來走去,水田的水深及膝頭。現在雖然有自來水了,但許多村民還是喜歡喝山水,據說溪水流經一種叫石菖蒲草的植物帶,所以水質特別淸甜。川龍馳名的不僅有山水豆花,本地的西洋菜更是在港九新界最熱銷。

川龍是個忘憂之地,許多藝術家來這裡之後喜歡長住。聲樂藝術家葉啟俊為感受客家生活氣息,在村公所外設了一個流動卡拉OK站,叫「山旮旯OK」(HAKKAOKE),邀請村民把經典粵語流行曲改寫成客家歌詞,融娛樂於客家文化。真摯的交流,使藝術成為山村生活的一部分。

WeChat Image_202105281551405.jpg

WeChat Image_202105281551406.jpg

川龍有很多故事,令來自各地的文人墨客及攝影家們非常雀躍,已荒廢的天主教堂(1900年出生在意大利拿坡里的區鴻慈神父,從1930年開始在荃灣傳教,直到1963年退休)、二戰前村民自發捐錢蓋起的貫文學校、日軍佔領時期栽種的果樹,還有遍布整個山谷的西洋菜畦。山澗小溪充滿了從山上滾下來的巨石,構成大自然剛柔並濟的和諧。

筆者在村公所獲贈一本頗厚的小書,由「公共藝術計劃」編寫,書名叫《邂逅!山川人》,還有在地畫家李香蘭著的《川龍百態地圖》。筆者走遍港九新界的客家村,驚訝地發現,介紹鄉土客家,還能以這麼新潮的形式,真是腦洞大開。

WeChat Image_202105281551407.jpg

數百年來,川龍村民走過無數風雨飄搖的日子,世代交替薪火相傳,像落葉隨秋風而去,又似春風化雨抽出新枝。

川龍既是行山客的起步點,也是飲茶吃飯的歇腳站。但對訪客而言,川龍只是大帽山的一個熱門景點。對村民來說,這是唯一的家鄉。遊人會離開,遊子卻要歸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