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從中共授勛看港府授勛

2021-07-05
李伯達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7-05 at 16.41.42 (1).jpeg

上周最大的盛事莫過於中共百年黨慶。除了天安門廣場的那場慶祝大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還親自頒發了黨內最高榮譽——「七一勛章」。對於境外而言,獲獎的29人大多來自各行各業的基層和一綫,「名不見經傳」,用習近平的話說,「七一勛章」獲得者都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

29名獲獎者,有荒漠中營造百里「綠色長城」的石光銀、101歲的「兩彈一星」科學家陸元九、堅守貧困山區教學四十多年的張桂梅、扶貧期間殉職的村官黃文秀、與疆獨勢力鬥爭的基層幹部買買提江.吾買爾……除了長期從事對非外交工作的劉貴今大使,絕大部分並非官員。

此前,有境外媒體臆測,習近平可能會頒布「七一勛章」給江澤民、胡錦濤,這完全是「不諳國情」。中共頒布「七一勛章」給「平凡英雄」,而不給領導人,就是要彰顯中共來自人民,依靠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樹立典型,從而鼓舞士氣,並且凸顯繼續「執政為民」。

習近平執政後建立表彰系統,還包含新設共和國勛章、友誼勛章,並重新設立八一勛章,表彰改革百傑。獲獎者同樣有個特點,高官幾乎都被拒之門外。這是明智的做法,領導人已經享受了太多的鮮花和掌聲,又何必去搶這些勛章呢?

「七一勛章」頒布翌日,特區政府也公佈了年度的授勛名單,多達746人。延續以前的做法,仍然是高官和商人壟斷。當然也有實至名歸者,比如從政幾十年、敢作敢為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榮獲大紫荊勛章,基本法權威、保持學者本色的陳弘毅教授榮獲金紫荊勛章,等等。

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也即資本主義制度,不必效法內地頒發最高榮譽給「平凡英雄」,但授勛對象確實忽視了一些默默奉獻的基層代表。比如「深水埗明哥」陳灼明多年來風雨不改,免費派飯予有需要人士,如果獲頒勛章,哪怕是銅紫荊勛章或者榮譽勛章,不僅可以鼓勵行善之風,亦可展現特區政府對基層的重視,但像「明哥」這類「小人物」,是不會進入授勛遴選委員會的法眼。

授勛名單包括高官,也無不可。但高官已經享受了高薪厚祿,是否有必要變成例牌授勛?現行授勛制度最大的弊病是誰官大誰勛高,比如,特區政府主要官員(三司司長)無一例外撈到大紫荊,局長、常任秘書長則獲頒金紫荊、銀紫荊,而不是視乎其貢獻,以及是否稱職。

因此,我們看到去年某位在修例風暴期間驚慌失措、指揮乏力的前警務處長,榮獲金紫荊勛章。某位縱容下屬搞連儂牆的前女高官,今年也榮獲金紫荊勛章。幾乎所有榮獲金紫荊勛章的高官,授勛理由都是「展現出色的才能和領導力,在政府內外深受敬重」。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不信。如果都那麼具備「出色的才能和領導力」,面對這場風暴也不至於方寸大亂、進退維谷啦。至於說「在政府內外深受敬重」,那更是瞎扯,有的授勛高官社會上知名度不高,怎麼「敬重」?

簡而言之,筆者並非反對高官獲勛,但必須視乎貢獻,而不是與官位掛鉤。遴選亦必須改革,應該多元化,不能由政商界壟斷,而是多頒給一些「平凡英雄」,以及在海內外有影響力的文藝界、學術界人士,以增強授勛制度的認受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