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豐:我愛香港

2021-07-26
王運豐
博士、作家
 
AAA

12.jpg

愛香港,愛在細節裡,愛在生活中,滲透在骨子裡。

說香港的好,不是刻意為之,完全是想把香港生活的一點一滴,呈現給我的朋友們。

愛上香港的美食

民以食為天。世人皆知,香港是美食天堂,此言不虛。香港人愛吃,眾所皆知。香港彙集了全世界的著名食肆。並且,有法國米芝蓮每年評選,由一星至三星,激勵着食肆努力向前,加求獲星。

食以安為先。在香港,食材絕對安全,世標檢測。對此,香港人應該感恩中央政府,供港蔬菜由專門農場供應,確保農藥不超標。家禽類,如雞、鴨、鵝、豬,都有專門的農場飼養,這樣的待遇,相信只有香港才有。

食品安全,是美食天堂的基礎。香港政府有兩個部門檢測食品。食環署負責進口生蔬家禽;消委員負責食品安全,定期公佈檢測報告。兩個月前,公佈了十五個品牌的雞蛋藥物超標,一下子判了這幾個品牌雞蛋的「死刑」。

香港很多小店傳承了第二代、第三代;也有很多日本、台灣連鎖店;再有就是夫妻檔,加上兩三個夥伴,兢兢業業的為自己的幸福生活奮鬥。由於店鋪規模小,更可以了解每一位食客的喜好,不停地令菜餚精益求精。

香港的茶餐廳也必須光顧,早餐的腿蛋餐,中午的餐蛋飯,雖然再簡單不過,自己動手才發現,煎好一個雞蛋着實難。茶餐廳的絲襪奶茶、啡走也是難得味道。

前幾天,在北角的小弄巷中,找到一間潮州小店,連續四年米芝蓮星評。豬肉口感新嫩,無可挑剔。那天,在尖沙咀遇上一間日本咖喱豬扒飯,辣度由一至五,挑戰極限之下,美味讚不絕口。

香港人行街吃飯已是一種習慣,除非待客都避免去大酒樓。美食在巷間。所以,如有一天我帶你去小店吃飯,你千萬別介意,那美味佳餚就在這小店中。

維海畔喝咖啡

同樣是一杯苦澀滋味,在哪裡喝,味道是一樣的,但是,心境就不同了。

無奈着風起雲湧過後,這個中午,一個人拿着一杯咖啡,在中港城的樓頂上,披着烈日的陽光,感受着夏日的海風,觀賞着西來東去的雲朵,享受着這一刻維海畔喝咖啡。

如果,你來香港,我為你帶路,握着一杯麥記,在中港城的樓頂長廊,那感覺一定勝過法國(café de flore)花神咖啡館,這就是香港。

戀一下香港的黃昏

如果,你來香港旅遊,也戀一下香港的黃昏吧!好美!

剛剛那一刻的數碼港外,黃昏下,輕風中,就是那麼一轉身,美景就在你身後。

黃色的夕陽,粼光頓挫的海面,褐紫色的雲朵,雲捲雲舒,就像兩朵雲纏綿在一起,我挑了一首 Joe Dassin 薩克斯風音樂,一下子,就在那一刻,你可以拉一個人翩翩起舞,在這黃昏下,若雲一般,忘卻煩囂。

香港政府旅遊廣告《 香港·動感之都》,一點不為過。

愛上社會福利

香港的社會福利很好,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公共房屋。

免費醫療:香港的醫療服務不敢說世界第一,也絕對是一流的。世界有54種癌症藥物,美國有52種,香港也有52種,內地的要求比較高,只有4種。在香港住院,每天140港幣,藥物、治療……一日三餐都包括在內。

免費教育:香港有15年免費教育。政府還提供大學學費免息貸款,及獎學金。令基層家庭可以享受平等教育權利。

公共房屋:香港的低收入家庭,可以入住政府提供的公共房屋,非常低廉的租金,可以一直住到下一代,世襲往替。當然,如果發達了,要交還給政府。

綜援津貼:香港低收入家庭津貼是足夠多的,包括:生活津貼、電話津貼、住房津貼……學生買眼鏡都有津貼。以一個四人家庭為例,綜合援助金,最多接近2萬港元。看完香港政府對低收入家庭、人士的福利,你會感到:香港,甚有愛。

在香港,殘疾人士叫傷健人士,這是社會對平等權利的尊重。殘健人士每月可以領取3770元港幣津貼,這是一種社會福利。最重要的是,在香港傷健人士可以受到社會的關顧,不同的社會團隊協助基層人群擁有平等機會,使之有尊嚴的生活。

這樣的香港,你不愛嗎?

香港人熱衷運動

香港人很愛惜自己的生命,不煙不酒好運動。香港人平均壽命大哥哥82歲,小姐姐88歲,這與愛好運動有莫大關係。

香港有很多市政運動場,不少是燈火通明,滿場的人。既是政府運動場館,乒乓球、網球、壁球、羽毛球、足球、場地很緊俏,多數在一個月前預定。否則,很難訂上場地。

如果,你喜歡游泳是最好的,每個區都有游泳館,這個不用預定,即興演出即可。我喜歡在清澈透明的海中暢泳,那種水感是泳池中所感受不到的。

你如果來香港旅遊,可以親身體驗一下香港的運動氣氛。

愛上「幾分鐘」

我問來自無錫的小朋友,你到底喜歡香港甚麽呢?她說:沒有甚麼理由,我就是愛香港。我說:你不能用這個理由。她一邊慢條斯理的吃着她那塊兒鯇魚,慢吞吞地說:「我愛她幾分鐘。」

她舉例說明,你想逛商場,你只需走幾分鐘就到達商場;你想去爬山,只需走幾分鐘就到山腳;你想去游泳,也就是走幾分鐘。哪有城市這麼方便?我一邊吃着我飯盒中的鯇魚,一邊聽她說。

她加入了我的團隊,已在香港生根。我總是記錯她來自紹興,總是把孔乙己的茴香豆與她混在一起。然而,每次她都輕聲細語地說:「王博士,你又說錯了,我來自無錫。」我每次都開玩笑地說:「有分別嗎?兩個地方很近呀?」她的眼睛含着一彎新月地說:「一個是浙江,一個是江蘇。」有時候,我懷疑地理課是體育老師代課教的。

香港幾分鐘的便利程度,令人沒有辦法舍她而去。歐洲?不可能!美洲?更不可能!非洲?哈哈……

你生活在香港,會覺得她有很多的好,所以港漂到香港都難以漂走,找到了停留的港灣。

香港之人文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並不是一味的銅臭。它背後有其獨特的人文。例如,人們會在煩囂過後走進大會堂聽音樂,令靈魂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裏。在繁華過後走去藝術館看書畫展,走去拍賣行看展品,充實精神生活。

「香港」兩個字,並不是代表這蕃小島,它的美,不是高樓大廈,不是燈紅酒綠,而是各種的文化都包羅其中。

香港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表演舞台。不會有埋沒人才這件事,只要你足夠勤奮努力,不斷進取,一定會展現出最好的自己。

我在香港三十載,從事傳媒、互聯網、新媒體廣告,在每個行業都力求發光。如今,我跨越到金融平台,我相信在這個領域中也可以走向巔峰。

我生於斯,成就於斯,我哪都不去,我有100個理由愛香港,我深深地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待續)

 

作者:王運豐博士、作家,著有《沙漠中的優檀婆羅花》、《雲歸處.運豐隨筆》、《詩畫同嗚》。

社會公職:華僑大學教授、香港廣告業聯會主席、香港孟子學院副院長、海外華文傳媒協會副主席、國際華文媒體聯盟執行主席……

 

 

文章原刊於《通世智庫》。

 

 

延伸閱讀
  • 有一個小夥子,兩個月後去德國萊比錫大學深造,做一個網台節目,開一個Patreon,收返百零個會員,在兩岸三地不同的傳媒寫幾個專欄,已足夠學費兼生活了。我想,如果當年也有這種客觀環境,也許不會回流,也不再是今日的我了。

    周顯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