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濤:消費券只是「止痛藥」 恢復通關才能「藥到病除」

2021-08-16
文濤
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8-16 at 13.43.30.jpeg

市民期盼多月的電子消費券,於8月1日起開始發放。一時間,本港市面好像稍稍恢復疫情前的繁盛,食肆、店鋪、商場都擠滿消費者,財政司司長也表示,消費券起到一定刺激經濟的作用,政府甚至調高今年經濟增長速度預測。

固然,市民多了錢花,而且消費券不能變成現金,當然會盡情的花,某程度上帶起本地消費市場。可是,這種刺激經濟的效果,只是短暫的,而且不是各行各業和從業員都可受惠。要真正做到持續的、廣泛的經濟復甦,特區政府必須盡快與內地達成正常通關協議,恢復兩地正常的經濟、人流交往。

消費券只有短期刺激作用

電子消費券推出後,市面上確實較早前暢旺,尤其是跟年初第4波疫情期間的市面,分別就更大。市民收到消費券,由於不能轉換成現金,都會較以往更願意消費,令部份依靠消費的服務行業,例如零售、飲食,經營情況稍稍改善,部份公司更因此需要召回早前被裁的員工,或者重新進行聘請活動,令失業率下跌。

不過,消費券不是各行各業都受惠。部份行業例如旅遊業,受益不多;部份與消費券無關的行業,例如出入口貿易、跨境交通、航空、創科等等,仍然要面對艱難的經營環境,部份更可能因為遲遲未能與內地恢復通關,可能捱不住結束了。到時候,社會上又再多一批失業人士,可能再次增加失業率。

要真正做到百業復甦,在目前全球疫情的影響下,唯一可以做和應該及早做到的,就是與內地有關部門,達成恢復正常通關安排協議,令香港和內地恢復正常的經濟、物流、人員往來。只有這樣,香港經濟才可慢慢地貼近疫情爆發前的程度。

盡快恢復通關 香港要配合內地防疫工作

近一年來,特區政府一直就著與內地和澳門恢復正常通關,進行了多次溝通協商。只是每到關鍵時候,都會因為香港再次爆發疫情而白費心機。今年以來,香港疫情開始緩和,零星本地個案都是「復陽」,又或者與外地輸入個案的關連個案,而且幸運地沒有在社區內再次爆發。但是,內地相關部門經過這一年來香港疫情的反覆,以及內地部份民意反對與香港通關的聲音,始終不敢恢復與香港通關。

要盡快恢復與內地通關,特區政府必須盡快推出措施,要令內地地方政府和官員,放心與香港通關,不會將疫情從香港帶到本身地方,令當地再次出現疫情爆發。

首先,特區政府必須進一步提高市民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熱情。截止目前為止。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人數,佔香港人口一半,但是距離70%群體免疫標準,仍有一定距離。而且,在變種病毒肆虐下,有專家建議接種率必須達到80%或以上,才可達致群體免疫。因此,政府需下更多宣傳工作,令更多市民可以盡快接種疫苗。只有絕大多數香港市民接種疫苗,內地才會放心他們到內地,不會令內地疫情大爆發。

第二,特區政府應將已擱置一年的港版健康碼,盡快推出讓市民下載。港版健康碼除了在本地包含現有「安心出行」功能外,也可以方便地與內地省市的健康碼、澳門健康碼,以至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類似程式連結起來。當香港健康碼與內地成功對接,可以起到控疫作用時候,內地也會較為願意與香港通關。

第三,特區政府需要完善「嚴防輸入」工作。現時政府針對外地輸入的防疫工作,始終出現漏洞。最近有一個個案,患者從美國抵港,由於政府只規定需隔離檢測7日,患者離開酒店後數天,才被驗出對病毒有陽性反應,幸好經過一連串本地相關的強制檢測後,未有發現病毒在本地蔓延。要做到內地對香港「嚴防輸入」的信心,特區政府需要完善目前防疫檢疫機制,所有中低風險地區來港人士,均必須要接受至少14天隔離檢疫,只有這樣,內地才會放心與香港通關。

特區政府需要盡快檢討本身防疫檢疫措施,推動更多市民接受疫苗注射,令內地覺得香港不會成為國家防疫工作的「短板」,才會願意盡快與香港達成恢復通關的協議,真正令香港百業得到復甦,民生得到改善,跨境家庭也有盡快得到團聚的一日。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若想帶旺夜間市場,建議政府可推行晚市優惠券等,相關消費券可限制於晚上8時至凌晨2時期間使用。同時,商場、食肆、電影院等也可相應出台配套優惠券,如電影票買一送一,食肆8點進食可享打折優惠,商場8-11點消費期間可雙重積分等。一些停車場也推出夜間泊車優惠,如11點後離場可享受1-2小時免費泊車優惠,鼓勵市民在商場延遲消費時間,這對商場和市民而言都是雙贏政策

    邱帆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