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半島客家

2021-09-30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0.jpg

荔枝窩是香港的一個客家村,筆者交往多年的島上原住民群英姐的父親一百歲生日,兩岸客家聯會拉隊前往祝福,體現濃濃鄉情。

去荔枝窩有渡輪,碼頭在沙田的馬料水。但當日聯會主席程民駿出動私人豪華遊艇,中環上船。十餘隊友興高采烈出發,途中遇六級大風,船身上下顛簸,人人東倒西歪,灰頭土臉,其中兩位壯漢竟然還「把膽汁都吐出來了」,場面頗為滑稽。想想客家先民在附近海域經歷了三百年風浪,真是汗顏。

2.jpg

1.jpg

3.jpg

4.jpg

舊時候,從荔枝窩去香港島,猶如從邊遠大山進城那樣遙不可及。據英姐回憶,她十五歲才首次逛港島,非常興奮,因為父親帶她去辦證件準備出國。移民局官員看到這位黑乎乎的鄉下妹子,問是哪裡人。她說是香港人,住在荔枝窩。金髪碧眼的移民局官員大感詫異。

正因為近乎「與世隔絕」,荔枝窩漸成廢村,許多村民搬去沙頭角、大埔墟等。近年多了一些人回流,是因為香港大學學者及一些民間組織倡導「復耕」。從 2013 年開始,村民們與港大嘉道理研究所、香港鄉郊基金、綠田園基金及長春社,共同開展「永續荔枝窩」計劃。此舉亦帶來了愈來愈多對客家民俗感興趣的人群。在荔枝窩土生土長的英姐,時常以客家菜招呼親朋好友。

類似愉景灣,荔枝窩亦是半島。除了渡海,住民還可走陸路,走2小時山路,沿犁頭石古道到烏蛟騰。因為疫情,英姐說快兩年沒有回去了。她家在「禁區中的禁區」,過境耕作要有回鄉證、禁區紙,還要有普通香港人聽都沒聽過的「橋頭紙」。

荔枝窩是新界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及保存得最完好的客家村之一,源流可上溯至明末,明軍將領黃維德及後裔於清初復界後,由福建輾轉經粵東的惠州、紫金、陸豐遷徙至此。

根據客家圍村的風水設計,村前有古榕及寬闊的禾坪。荔枝窩九橫三直密集排列,瓦片鋪砌的屋頂、舊式鐵枝窗花、磚牆、屋內廚房、柴爐、煙囪、浴室,皆充滿客家元素。村內有水道貫穿,各家門口有磨刀石。兩岸客家聯會會長江全孚感嘆,「有一種回到閩西老家的感覺」。

6.jpg

數百個寒暑,村民都以耕種為主,主要農作物為稻米和水果,部分以捕魚及售賣竹製品為生。荔枝窩山多平地少,先民們開墾坡地、壘石圈土,沿山勢逐級圍造梯田。荔枝窩水源充沛,豐富的淡水資源孕育了本港梯田種植文化。

本港種植水稻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一千年前。稻米種植一直是本港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亦是新界大部份家庭維持生計的主要手段。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稻田仍然佔全港耕地面積的80%以上。昔日不論是租田或繳納官府的稅賦,普遍以稻穀的「擔」、「斗」作為計算單位。

在過去,本地農夫都以自家的方式保留穀種。但是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本港的稻米耕作式微,市民每天進食的大米都是從泰國、越南、澳洲、中國大陸如東北等地進口。本土穀種逐漸消失,幾近絕種。

5.jpg

(百歲壽星公黃伯伯興奮的唱起山歌。)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村民陸續移居英國或遷出市區謀生。那時候英姐的父親已過不惑之年,仍毅然帶着數名子女遠渡歐陸,經營了四十年的中餐館,大約八十高齡才告老返回香港。

隨著時代發展,香港的農耕歲月肯定回不去了。但「永續荔枝窩」計劃,目的是讓古村宜居宜耕,令客家社區重現活力。相信大多數香港人都沒留意,該計劃在2020年還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可持續發展特殊貢獻獎」殊榮。雖然古村半廢,但每逢十年一度的慶春約太平清醮,散居海內外的村民都願意踴躍回鄉參與,亦吸引眾多市民渡海前來贈興,場面熱鬧非凡。

8.jpg

9.jpg

7.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