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言:打破本地醫療群體壟斷的必要性

2021-10-15
承言
時事評論員
 
AAA

 shutterstock_1621595791.jpg
香港資深媒體人江迅在本月13日猝然離世,該消息先是讓圈內人士感到悲痛,隨後則是感到憤怒。憤怒的原因是家屬認為,江迅在入院期間未受到妥善的治療,要求院方交代事件。事實上,江迅的遭遇在香港如今的醫療制度下不是個例,所謂香港醫療保障制度好,大概只是一個幻覺。
江迅老師的離世讓眾人悲痛欲絕,這位年過七旬的資深媒體人直到入院之前仍堅持在新聞一線,在他這樣的年紀依舊奔走的一線的記者,即便是放眼全球的媒體行業也是屈指可數的。而他對新聞的執着、專業更是令人敬仰,對媒體後輩們又關愛有加,謙遜平和,看起來瘦弱的身軀實則蘊涵無窮的力量,是我們媒體人的榜樣。
13日驚聞噩耗,起初不敢相信,直到與江迅身邊的同事確認之後才敢相信。而後,我與很多江迅的親朋好友一樣,感到的是憤怒。從江迅家屬一方,現在許多人都得知(媒體亦有報道),江迅在兩天時間裏入院兩次。第一次,院方讓其住院一日,不知病因的情況下就讓江迅出院,出院當晚,江迅就再次因為不適入院。入院期間,江迅與太太通過微信溝通,表示身體疼痛難忍,形容是「痛不欲生」。期間,又表示一直未見醫生。家屬心急如焚,不斷在病房外按鈴求助,主診醫生在江迅入院12個小時之後方才現身。然而最終江迅不治。
筆者並非想帶着私人感情來評價院方的治療,但筆者肯定的是,江迅的遭遇絕非個例。就在同一天,筆者的一個通訊群組中,有友人在群眾求助和抱怨,表示與家中老人到急診求診,即便是被醫生要求留院觀察,但卻足足等了近30個小時之後,依舊只能坐在急症室的輪候位置上。期間,醫護也是態度頗差,極不耐煩。
香港醫療保障制度過去一直被人認為是值得驕傲的,其主要原因在於看病便宜,然而,官方卻一直迴避公立醫療系統的質素問題。而當前,公立系統質素存在的突出問題便在於,一是看病輪候時間長,二是公立醫院的醫療水平不斷下降。此兩點弊端可以從近年不斷提升的看病輪候時間,以及公立醫院醫療事故和糾紛的數字就可以看出端倪。
不過,諷刺的是,解決上述兩個弊端的方法其實全社會都知道,說到底就是醫護數量不夠。因為醫護數量的不夠,即便當局建設再多公立醫療設施都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也是因此醫護的不夠,醫療界某種程度上就形成一個固化的壟斷性集體,從而導致競爭不足,繼而產生如醫療資源短缺、醫護態度差、私家醫療看病貴的系統性問題。包括江迅在內的許多香港市民就因此成為這個醫療制度的受害者。
誰都清楚要解決醫護數量不夠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要大力提升醫護的數量,而最為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引入非本地醫護。政府於8月底就《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提出3項修訂,包括容許未實習港人非本地畢業醫科生來港受訓,涵蓋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專科醫生經特別註冊來港,以及容許「有限度註冊」醫生循新途徑免試獲正式註冊。
對於引入非本地醫生,提出反對的都是本地的醫生團體為主。對此,筆者認為,改革勢在必行,而相關的改革力度實際是不夠的,香港社會要盡快尋找突破口,打破本地醫護這一固化的壟斷性集體,不要讓香港市民被本地醫護給綁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