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梅子林 慶春約

2021-11-11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A.jpg

B.jpg

客家人的聚居區,往往留下農耕時代鉻印的美麗名字,譬如台灣的苗栗、新竹、桃園、美濃。香港的荔枝窩、梅子林、井欄樹、粉嶺、蕉徑,亦充滿田園詩意。
香港很多報章的副刊,都寫過梅子林。這個客家原鄉,水陸兩路皆可抵達。沙田馬料水碼頭啟程坐船一個半小時。陸路偏遠,要坐車到烏蛟騰,然後走兩個多小時山路。
梅子林與毗鄰的荔枝窩、牛屎湖、小灘、蛤塘及鎖羅盤、三椏等六個客家村,統稱為「慶春約」。

k.jpg
所謂「約」,是村莊集群。例如新界的「大埔七約」,包括泰亨約、村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每約至少有多個村落組成,當中又以林村約最大,共有26條村。港人過年過節前往祈福的許願樹所在地林村,只是林村約的其中一個村莊。
研究香港的客家村落,有助於了解中國鄉村管理和生活模式的變遷。「約」是明清時期的一種地方管理制度。香港開埠早期,英國殖民政府為方便管理,行政按「四環九約」划分,四環即是西環、上環、中環、下環。英國接管新界之後仍沿用中國古時候的「約」。這樣一種地方行政歸屬的划分,可能只在香港還傳承保留。「約」在大陸和台灣都消失了,「村」的上面直接是「鄉」。
中國是農耕大國,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早在西漢時期已強調,「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慶春約有一個客家民俗館,介紹的正是當地原住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的生活。

h.jpg
由於地球暖化,小小的香港再難以感受到四季分明,中秋依然炎熱,冬至仍穿單衣。但僅僅是在大約五十年前,新界還是農業社會,各村落的客家人一如既往遵循中國傳統之二十四節氣農業歷法。農夫可能記不得日期,但對二十四節氣卻是瞭如指掌。

G.jpg
數百個春秋寒暑過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日子,還可從梅子林客家的生產器械得到印證,譬如犁耙、牛軛、穀斗、石磨、打穀風車。二十世紀初,拖拉機開始進入農業生產領域,這些農具都漸次消失在歷史塵煙。今時今日的香港,有幾人懂得使用鋤、耙、犁、鐮、耘?客家日常用品如筲箕、雞籠、八仙桌、大水缸、餵豬槽、雞公碗、酒瓮,也只能在博物館見到了。

f.jpg
客家人稱種植稻谷為「種禾」。農耕是勞力密集型產業,傳統上一直以家庭為單位,家裏男女老少都參與,農忙期間則可能雇工幫忙。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就是過完從年初一或元宵節之悠長假期,然後卯足勁下田幹活的時候。
如果說物具尚可保存,與農耕相關的知識則消失得更徹底。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耕耘一詞的耕是指播種之前的整理土地,耘是播種之後工序,包括除草、施肥、防蟲、灌溉。香港地夏天炎,雜草與莊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以農夫需要「去蕪存菁」,拔除雜草,以利禾苗茁壯成長。

耕田先要翻泥、碎土、混肥。平整田地,如果土層淺,可馭瘦弱的黃牛犁田,土層厚則要勞駕粗壯的水牛。穀種要水浸催芽,類似孵豆芽。禾芽呈微白狀即在秧田撒種,稱為「下禾苗」。諺語「臉朝黃土背朝天,一腳牛屎一腳泥」,是客家數百年來的艱苦生活寫照。

j.jpg

筆者與梅子林村的義工Amy留影。

看到村中的斷垣殘壁,有許多美麗的壁畫。村民說,這是一位叫曉文的美女畫家創作。採訪時還遇見一位正在推斗車,汗流滿面,名叫阿美(Amy)的美女。聊天才知道她在梅子林做義工,正在清理水塘、山林棧道。她說雖然不是客家人,但村裡耳濡目染,被客家文化深深吸引。

E.jpg

D.jpg
梅子林村曾玉安村長告訴筆者,近年來遇見阿美、壁畫家曉文以及筆者這類「巾幗奇女子」,為鄉郊、為藝術,為傳承客家文化默默貢獻,令人感動。

i.jpg

梅子林村曾玉安村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