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瑜:薇婭天價罰單背後的內地直播帶貨生態

2021-12-22
文瑜
時事評論員
 
AAA

 G.jpg

內地網絡主播薇婭(原名:黃薇)作為直播帶貨的天花板級別存在,近日被「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13.41億人民幣(下同)」的消息,瞬間就被引爆了網絡輿論,引來全網側目。

這龐大的罰款金額讓人瞠目結舌,「想到薇婭帶貨賺錢,卻萬萬沒想到薇婭帶貨這麼賺錢!」這是大多數網友的心聲。實際在薇婭之前,當時靠直播帶貨賺錢力度強的是羅永浩,創業失敗的他依靠直播帶貨,在三年時間就還清了6億外債。但這些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錢在薇婭面前還是小巫見大巫,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兩年多的時間薇婭賺了57.357億。

薇婭作為平台最頂級的帶貨主播,單場直播最高觀看記錄在內地「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能夠突破1億人次,在如此巨大的基數下,薇婭每一場直播成交額都非常驚人。有消息指出,光今年雙十一預售啟動當晚,薇婭和另一位頭部帶貨主播李佳琦,兩人一晚合計銷售額就高達189億人民幣。

內地的直播帶貨這些數字背後,不管是主播的吸金能力、還是在線觀看人數、亦或是龐大的銷售額,因為大多港人沒有通過直播買貨的消費習慣,相信很多港人都會不了解內地的直播為何這麼火爆。

因為當下傳統電商流量紅利日漸式微,面臨着流量成本和獲客成本增高、用戶沉澱難、粉絲粘黏性不高的困境,而直播+電商的形式正好擺脫了這些困境,所以誕生了薇婭和李佳琦這樣的「直播帶貨王」。

f.jpg

充分發揮互聯網電商優勢
和傳統電商不同的是直播帶貨有它自己的優勢,主要表現有三點:

1:直播過程中主播的講解針對性,產品的形式更加真實。傳統的網購普遍是以圖片+文字的形式傳遞產品信息,而直播天然就是視頻形式,可以傳遞的信息量會大很多。讓觀眾更容易有想像力、有直觀的感受,更有效地消除了信息不對稱。尤其是對於服裝類、美妝類等消費頻次較高的產品而言,主播的試穿,試用體驗能夠將效果很好地呈現在粉絲面前。

2:基於主播信用的背書,進一步消除了商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讓忠實的粉絲把對於主播的信任成功轉嫁到產品身上,從而建立起對於品牌的信任。這也是主播、明星等自帶的品牌效應。面對主播的解說,足夠對粉絲產生品牌效應影響,從而產生消費時,主播的帶貨能力便會爆棚,從而造就好像薇婭這樣一場直播帶貨上億的奇蹟。

3:直播帶貨的主播以信用擔保的是商品的高質量和超低價。購買商品時,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群體極易因優惠促銷而產生衝動型消費,而直播中常見的秒殺則是將線下的促銷手段搬到了線上。通過主播的言語刺激,消費者基於對其信任容易產生衝動付款行為。

這裏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為甚麼廠家願意提供超低價的商品呢?廠家願意提供超低價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增加品牌曝光度。廠家以接近成本價、甚至低於成本價將商品送進高熱度主播的直播間,為的可不是薄利多銷,它們真正的目的是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商家相當於花了補貼商品的成本、加上給主播團隊的「坑位費」,大肆宣傳了一番,廠家就能在其它渠道多賣商品,賺得更多利潤。

第二,直播減少了渠道中間環節,讓低價成為可能。在客戶下單後,廠家可以直接給客戶發貨。中間渠道成本幾乎為零,這讓「全網最低價」成為可能。

任何一項新興事物的火爆,都有其底層的商業邏輯。直播帶貨的商業模式,可以實現主播團隊、直播平台、商家、消費者、甚至是網紅公司的多方共贏,這也是時下直播行業受到熱烈追捧的原因。

香港既然自詡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這方面就應該多效仿內地,只有不斷創新新的商業模式,懂得合作才能共贏,不管對上游企業還是大眾消費者來說都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