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有理》處理兒童的口吃問題

2022-01-18
 
AAA

shutterstock_217653775.jpg

口吃的定義是在口語表達的時候出現流暢障礙。其實無論兒童或成人,間中也會在說話的時候出現不流暢的表現,究竟何謂「正常」的不流暢表現?而兒童持續出現什麼特徵,則有可能是「真正」的流暢障礙或口吃呢?

一般人在說話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字句修正及少量重複,在思考的時候可能也會使用 “um” 及“er” 等填補詞。但是,口吃患者則會多次重複某些音或字,如:「我我我我今日想ttttt聽故事」;音節拖長,如:「我唔~~~開心」;或者出現說話突然停頓,如:「今 [停頓] 日我唔去 [停頓] 畫畫」。另外,口吃與正常的說話不流暢另一個最大區別就是口吃患者會出現連帶動作,例如:面部肌肉顫抖及緊張(如:表現出說話十分吃力)、異常表情(如:不斷眨眼、嘴部抽搐)、發出非話語的聲音,以及四肢異常動作等。

口吃的成因較為複雜,學者至今仍未得出明確的答案,大致發現口吃可能與遺傳、腦部異常、肌肉協調、環境、心理因素等有關。 在於兒童來說,有百分之五的兒童在兩歲至六歲發展語言期間都會出現口吃症狀,男孩子出現發展性口吃的比率則較女孩子高,當中有八成兒童的口吃會在六個月內自然消失。但是,由於學者們仍未知道如何準確預測兒童是否會自然擺脫口吃,因此言語治療師一般建議及早介入。如果家長觀察到以下情況,建議家長盡快咨詢言語治療師,進行評估及訂立治療方案:
1。兒童的口吃情況持續了多於六個月
2。兒童的口吃症狀越趨頻繁及嚴重
3。兒童在說話的時候表現特別緊張,甚至出現連帶動作
4。兒童開始逃避說話
5。家庭裡有口吃的家族病史
6。兒童較遲出現口吃情況 (部分研究數據顯示,三歲半後開始口吃的兒童有較高機會出現持續口吃)


在兒童初期出現口吃症狀的時候,家長可以參考以下方法幫助孩子:
1。耐心聆聽孩子的說話,多給予鼓勵,避免打斷孩子的說話或者為孩子完成句子,甚至責備孩子口吃。
2。維持輕鬆的說話氣氛,多聊輕鬆的話題或者孩子喜歡的話題,避免為孩子帶來說話壓力。
3。與孩子說話時使用適中的語速及恰當停頓,避免讓孩子覺得缺乏充足的說話時間。
4。使用適合孩子年齡的詞彙和句子結構,避免為孩子帶來語言能力方面的壓力。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言語治療師鄺嘉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