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過年習俗的變與不變

2022-01-28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2.jpg

WhatsApp Image 2022-01-28 at 17.18.45.jpeg

  
所謂「百節年為首」,筆者執筆之際,香港各行各業放緩了節奏,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客家人與海內外的中華兒女一樣,視春節為一年中最為隆重歡樂的節日。

寫過年習俗的文章已有很多很多,本文無意拾人牙慧,不妨寫寫客家人過年習俗的變與常。

WhatsApp Image 2022-01-28 at 17.19.55.jpeg

年二十五,是「入年架」的日子,過了元月十五的元宵節,也就「出年架」了。所謂年架,即是年假,廣府人稱為「收爐」。對客家風俗頗有研究的香港中醫師溫淞章先生認為舊時候入年架,有「官年二十三,民年二十四,水上人家年二十五」之分別。是否屬實已難於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年假相較於農耕時代已大大「縮水」,香港官宣的春節公眾假期,更只有區區三日。

WhatsApp Image 2022-01-28 at 17.19.55 (1).jpeg

入了年架,按照傳統就要「疊埋心緒」,也就是心無雜念只做好一件事:過大年。從這一天起,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但如今從鄉村遷居城市的客家人,有幾個像其祖輩一絲不苟收拾屋子?用長竹掃把滿屋除塵,洗曬被褥蚊帳,擦洗櫥桌板凳,「交足功課」的恐怕只有少數。

WhatsApp Image 2022-01-28 at 17.18.55.jpeg

在筆者的梅州老家,記得小對候,家家戶戶都是自家炙制黃酒,所有的年糕、煎堆、臘肉、炸竿丸、滷雞鴨等,都是手工製作。現在這些過年食品,隨時隨地可以在超市採購,方便之極,但卻沒有了家鄉的味道,更無法慰解隱隱的鄉愁。

WhatsApp Image 2022-01-28 at 17.19.53.jpeg

在粵、閩、贛的客家聚居地,黃豆是自家種的,還自磨豆腐。過年前,魚塘放水,一是需要捉魚製作菜餚,二是方便春節後挖取塘坭,為春耕準備肥料。看着魚兒在網中亂蹦,可感知餐桌上的鮮味。

小農經濟時代,客家鄉村的豬、雞、鴨、鵝都是自家飼養的,雖然平時少有肉吃,過節的伙食卻是比城裏人更加鮮美和豐富多彩。

WhatsApp Image 2022-01-28 at 17.19.54.jpeg

聽媽媽說,舊時外公外婆家過年都要宰殺一頭大豬,除了自用三四十斤過年,還要饋贈親戚朋友,走親訪友奉上二至三斤豬肉,給老丈人家的肉更是不能少。

年三十,客家人在舊時候有個必做的「功課」:敬祖公。家家戶戶挑着竹籮裝的三牲、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這個環節,搬到城裏只能在自家居廳進行了。

年三十當晚,一家「老嫩大細」都要換上新衣服,理髮也是必須的。在香港新界的一些客家山村,至今還有大年三十用生薑符水或山澗採摘的草本植物泡水洗澡的習俗,以祈來年平安吉利。如今,多數人沒有這個講究了。

WhatsApp Image 2022-01-28 at 17.19.52.jpeg

過年貼春聯、揮春的習俗依舊,筆者在印度、馬來西亞、印尼,都見到當地華人仍在沿續中華文化的千年習俗。家門、客廳貼上鮮紅的對聯和橫幅。但時過境遷,鄉村穀倉貼「五穀豐登」,豬圈牛欄貼「六畜興旺」的內容已經消失,在香港換之而起的,是「家肥屋潤」、「風生水起」、「金銀滿屋」。

大年初一,不可以把碗碟打碎,否則就會一年「打個不停」。如果新過門的媳婦一不小心打碎碗碟,家婆定必惡言相向。如果是小童惹了禍,大小代為念念有詞「歲(碎)歲平安」。

有些習俗其實不值得繼承,譬如年初一不能掃地倒垃圾,以防把「財氣」掃走。這在今天聽起來就是笑話了。

WhatsApp Image 2022-01-28 at 17.19.56.jpeg

過年放炮仗的習俗在香港是消失了。1967年香港未發生暴動之前,新界鄉民都有放鞭炮習慣,通常在大年初一初二在宗族祠堂拜祭,儀式結束之後會把長串炮仗掛在長竹竿上,在祠堂前空地點燃,炮竹聲聲,煙霧繚繞,熱鬧非凡。

WhatsApp Image 2022-01-28 at 17.19.56 (1).jpeg

六七暴動之後,香港政府立例管制炮竹煙花。但港府為了親民,亦營造歌舞昇平氣氛,允許各大財團贊助,農曆新年在維港兩岸燃放絢麗煙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