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冬奧會的平行世界

2022-02-21
 
AAA

shutterstock_1630080733.jpg

一名採訪冬奧會的《紐約時報》記者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冬奧會閉環中,中外記者彷彿遊走於兩個平行的世界。

他寫了一篇題為《醜聞vs烤鴨:冬奧會中外記者報道方式的「平行宇宙」》的採訪側記。據這名記者觀察,上周六北京冬奧會舉行的一場發佈會上,有12個用英文提出的問題,其中11題與俄羅斯花樣滑冰明星華麗娃的藥檢風波相關。

這名15歲的花樣滑冰選手去年12月25日被查出藥檢呈陽性,該消息在俄羅斯奧運隊上周奪得花滑團體金牌後被披露。這宗興奮劑醜聞,成為冬奧會上外國記者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同場發佈會上,也有七個問題用中文提出。據這名記者觀察,這些問題都關於其他話題,例如:運動員們最喜歡吃甚麼,冬奧村一天消耗多少只烤鴨?很多運動員賽出好成績,打破很多奧運紀錄,是否跟奧運村各項保障有關?

這名記者總結,短短一小時的發佈會,完美概括了「奧運泡泡」中兩種平行的冬奧會報道方式。中國以外的媒體記者,向國際奧委會發言人提出一些讓人窘迫的問題,詢問哪裡出錯;中國國內記者則關心所有進展順利的事情。

雖然沒有身處發佈會現場,但這名同行在側記中所描繪的場景,完全在想像之中。北京冬奧會從籌備到開幕,中外媒體的報道中,這樣的平行世界無處不在。

中國媒體努力宣揚北京冬奧會的綠色、簡約,高調稱頌張藝謀導演的開幕式展示「中國人的浪漫」;國際媒體則關注圍繞冬奧會的新疆人權爭議和外交抵制,以及人造雪等帶來的環境問題。

中外媒體對冬奧會現象級人物——代表中國參賽的滑雪運動員谷愛凌的報道,也同樣行走於兩個平行的世界。

出色的運動能力、模特般的外表、出眾的口才和情商,讓谷愛凌在中國成為媒體的寵兒。媒體豪不吝惜對谷愛凌的讚美,這名歸化選手在冬奧賽場上的一舉一動被深度挖掘,連邊等成績邊吃韭菜盒子的畫面都被爭相報道。

谷愛凌的個人生活也沒有被放過,這名「學霸」曾在北京教培機構聚集地海淀黃庄學奧數,每天睡覺10小時等,都是中國媒體的報道素材,甚至連谷愛凌的姥姥曾是中國交通運輸部的退休幹部,都上了社交媒體的熱搜。

相較之下,國際媒體對谷愛凌的報道就不那麼溫暖了。「谷愛凌熱」席捲中國後,圍繞她的爭議被重點關注,歸化中國的谷愛凌是否還保留美國國籍?她是否對美國忘恩負義?

國際媒體也不約而同留意到一部分網民對這名滑雪天才的另一種情緒。谷愛凌的Instagram帖子中,有網民質疑為何她享有特殊待遇,能自由使用需要「翻牆」才能登錄的海外社交媒體平台。谷愛凌則答覆:「任何人都可以下載VPN,它在App Store上是免費的。」這條回復後來被刪除,但相關討論的截屏在中國社交媒體被傳開的事,成為這幾天國際媒體關注的話題。谷愛凌也被質疑遊走於中美之間兩頭通吃,享受美國的自由和資源,獲得中國的商業價值,是一名享受特權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中國媒體與國際媒體分別呈現的冬奧會,乍看之下讓人很錯愕,到底這是不是同一場冬奧會?

事實上,中國媒體與國際媒體,尤其是西方主流媒體,觀察中國的視角、對中國的認知,以及對與中國相關事務的評判立場一直都存在巨大差異,這些差異在中西方高度對立下舉辦的這屆冬奧會中,變得更鮮明。

中外媒體都有各自的目的,兩者也都有各自的局限。中國媒體希望呈現一場成功的冬奧會,向世界展示東道主的熱情、好客;並通過年輕一代運動員在中國本不擅長的冬季項目中,自信和坦然地與國外頂尖選手較量,烘托出中國平視世界的姿態。當前的媒體環境下,中國媒體也承擔歌頌正能量的任務,必須通過冬奧會講好中國故事。

相較而言,國際媒體,尤其是西方媒體則更習慣尋找問題、揭露醜惡,用批判和檢視的心態看問題;它們對於政治體制、意識形態截然不同的中國,也更傾向於採取嚴苛的眼光加以審視。

平心而論,無論是冬奧村裏受歡迎的北京烤鴨,還是冬奧會面對的種種爭議,其實都是北京冬奧會一部分。中西方媒體視角中的中國,也常常像它們所報道的冬奧會一樣,彷彿處於平行的世界,但又都展示了各自眼中的真實,只是這些真實猶如盲人摸象,所摸到的僅僅是龐大和複雜中國的一部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崇禮是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轄的一個區,也是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其中一個重要比賽場地。崇禮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歐陸小鎮,在冬天要是鋪滿白雪,絕對比很多網紅景點來得漂亮。但從車窗望向周圍,區內的人流、車流實在非常稀少。在冬奧光環的加持下,崇禮區也未見有效令旅遊業變得興旺,讓筆者反思了鄉村向旅遊業轉型後普遍會遇上的問題

    吳子倫  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