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中國的「烏克蘭考驗」

2022-03-07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38.jpg

俄烏交戰,在數以千計烏克蘭平民死亡後,俄羅斯已完全控制了烏南近30萬人口的戰略性港口城市赫爾松。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繼續遭到猛烈炮擊,首都基輔被俄軍綿延60公里的「蛇陣」圍攻。

烏克蘭的民宅、學校等被炮襲的照片開始傳出,讓人不忍。俄烏雙方已進行的兩輪談判都沒有成果,面對強敵壓境的烏克蘭上下誓言不屈服,各界預計接下來戰火只會更猛烈,傷亡更嚴重。聯合國統計,避難去國的烏克蘭人已達百萬之眾,歐洲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潮或難避免。

中國不是俄烏戰爭的參與方,但隨着戰線延伸、戰爭殘酷的畫面刺痛各地民眾神經,美歐國家罕見地大團結,中國的理論困境和戰略考驗也凸顯出來。

在戰火爆發之初,外界質疑中國與俄羅斯串通一氣,給了俄羅斯發起軍事行動的政治支持。這些質疑的產生背景,是中國與俄羅斯雙邊關係近年不斷強化,就在俄羅斯劍拔弩張之際,中俄今年2月初還提升了准同盟關係,所謂的「上不封頂」。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反對北約擴張,中俄還簽署了能源大單,這無異於保障俄羅斯即使與歐洲各國交惡,依然能通過向中國出口能源來獲得經濟收入。2月2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不認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說法,也引來了其他國家民眾的批評、甚至憤怒。

但隨着俄羅斯赤裸裸入侵烏克蘭多個城市的行為愈來愈難以辯駁,中國陷入了尷尬,對外表態也顯得自相矛盾。這一周來,更多的國際分析人士推論,中國不是俄羅斯開戰的合作者,反而可能被「擺了一道」——中國事前並未被告知俄羅斯完整的軍事意圖,結果陷入了理論與戰略的兩難。

這方面的例證,包括中國外長王毅2月19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談到烏克蘭局勢時,強調中國一貫主張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對烏克蘭也不例外;一番話表明中國仍希望各方通過談判解決問題,而不是武力相向。

其他例證,包括多名中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不久前都言之鑿鑿聲稱戰爭「打不起來」,結果都被打臉。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即使到了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後,中國仍沒有立即撤僑,2月27日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還對同胞發公開信稱「我們一定要等安全了再走」,但隔天中國就開始撤出首批中國公民。

數據顯示,有約6000名中國公民居住於烏克蘭,中國外交部撤僑工作的遲緩已引起國內輿論批評。如果不是事先研判不會有戰事或戰爭規模有限,中國的反應應該會更有序,不至於讓自己如此尷尬,還被同胞怪責。

根據《紐約時報》上周引述美方情報報道,美國過去三個月,有六次舉行緊急會議與中國外交高官分享情報,懇請中方說服俄羅斯不要入侵,但中國官員聲稱不認為俄羅斯有入侵的計劃。

中國是誤信了俄羅斯?還是中國明知俄軍會發動大規模入侵卻默許?合理的解釋或許是:中國知道衝突可能暴發,但它預判這將是小規模的局部戰事,而且可以速戰速決,等一陣就「等到安全了」。這想必也是俄羅斯的計劃,在幾天內讓烏克蘭俯首稱臣。結果俄羅斯失算了,連帶中國的形象也受損。

這包括在理論上,中國在支持俄羅斯的「安全關切」與尊重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原則上陷入兩難。在外交上,中國與烏克蘭關係也十分友好。在戰略上,中國要繼續聯俄抗美?還是繼續挺俄,站在團結起來的歐美的對立面?

新加坡資深外交官比拉哈利最近在《海峽時報》發表的文章,還一針見血地指出,即使中國政府已意識到自己可能盲目相信俄羅斯而犯了錯誤,但中國民眾多數依然挺俄反美,因此中國對內與對外都踩在危險的邊緣線上。

從戰略上說,中俄交惡將減緩美國對華圍堵;但在這時候,如果中國與俄羅斯更緊密地抱團,將會鼓勵中國的國際對手聯合起來,進一步強化經濟與軍事聯繫以抗衡中國崛起。事實上,自周末以來歐洲所展示的大團結支持烏克蘭捍衛自由民主的氛圍,就非常值得中國警惕。

當然,歐美這樣協調一致的狀態能持續多久,還有待觀察。此外,俄烏之戰仍有速戰速決的可能,那中國的戰略難題就能緩解。中國應該希望戰事能儘早告一段落,如果不能發揮調停作用,也要避免在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中扮演了俄「救生索」的角色、導致授人以柄;同時處理好國內民族主義情緒。

重要的是,中國和俄羅斯是不一樣的國家。相較於俄羅斯,中國有更多的戰略選擇與條件,它更珍惜和平穩定的世界,也更希望成為各方由衷尊敬的大國。看看烏克蘭之戰想想兩岸,北京與中國民眾的目標應該不是哪天也像俄羅斯一樣,一面口口聲聲稱「同一個民族」,一面用炮彈攻擊平民。一場突然尖銳的「烏克蘭考驗」,雖然是一個兩難,也提供了反思與突破的空間。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