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旭:中國抗疫能否也「穩中求變」?

2022-03-21
 
AAA

6228125ae4b0d7a7e6f7f3f8.jpg

在下半年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官方頻頻強調穩字當頭,北京能否卸下心理負擔?對風險又願意付出多大承受能力?

今年3月以來,中國遭遇2020年初首輪冠病疫情受控後,最嚴重的一波本土疫情。短短半個月,各地累計報告超過1萬5000例感染者,疫情波及大多數省份。

深圳上星期天開始進入「封城」狀態;重災區吉林省「封省」、加建方艙醫院;就連「防疫模範生」上海也面對前所未有的質疑,華亭賓館疏失造成疫情破口、第六醫院發生醫護衝突,頻繁成為輿論焦點。

這輪疫情來襲前,外界高度關注,中國是否會在北京冬奧會後,調整現有的高壓防疫政策,向著與病毒「共存」邁出第一步。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全國人大和政協年會)期間,官員多次談到疫情時,都強調了「動態清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全國人大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也亮明要「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這些表態釋放的信號是:中國暫時不會走「共存」路線,但不也盲目追求「零疫情」或「絕對清零」。

兩會結束當天,中國宣布放行在新加坡、香港等地常用的抗原自測產品。一些西方媒體也聯繫到一個月前,中國葯監局附條件批准了輝瑞研發的冠病藥物,認為在兩年多的嚴防死守後,中國防疫政策可能出現鬆動。

然而,隨着新一輪疫情暴發,好不容易出現的曙光會不會再次黯淡?中國防疫政策走向開放之路會不會遇到新阻力?

當前上海的情況尤其受關注,因為在精準防疫上走在全國最前端的上海,是各地「找作業抄」的「模範生」。

疫情發生兩年多,在很多地區「一刀切」防疫時,上海幾乎沒有封過城,甚至沒有進行過大規模核酸檢測。今年1月,上海還因精準防控,把中風險地區縮小到一家面積僅20多平方米的奶茶店,被人們津津樂道。

中國整體的防疫若要適當鬆綁,堵住疫情大規模擴散的同時將社會成本降到最低,「上海模式」很值得參考。但此次上海疫情暴發後,這個模式面對巨大爭議,互聯網甚至出現嘲諷聲,認為「上海精準防疫的神話破產了」。

上海防疫專家張文宏前天也在微博直言:「上海的精準防控在這次奧密克戎BA.2傳播之際,由於發生突然、啟動晚、病毒快,目前仍處於與病毒的並跑階段,感到非常吃力。」

在很多人看來,如果上海挺不住,等於證明只有高壓路線才行得通。上海官方昨天表明「不會封城,也不必封城」,讓擔憂「上海模式」失敗的人鬆了口氣,至少上海仍在堅持盡最大可能避免社會停擺,儘可能減少防疫措施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那麼,如果上海這次能在控制疫情和平衡經濟生活上做到兩全,這能否為其他地區提供樣板,促使中國對高壓防疫政策做出新的調整?

不惜代價防疫的策略是簡單的,只要封座一兩個月,一輪一輪地展開全民篩檢,就能實現「清零」。這樣做在兩年前疫情剛暴發時很有必要,但隨着疫苗接種率提高,奧密克戎對生命的威脅顯著降低,高壓防疫的利弊得重新權衡。這輪疫情波規模大、範圍廣,中國擔心嚴格的封控影響生活出行,甚至導致飯碗不保的人不在少數,很多人現在的疑問,並不是政府有沒有能力控制住疫情,而是如此折騰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當然,中國若要調整現有的防疫政策,要具備一些條件,比如疫苗普及率得達到一定水平,把死亡和重症降到最低;人們要準備像其他國家那樣接受「輕症不住院」的安排;在疫情大規模暴發後,各地醫療資源得確保不出現擠兌,畢竟在發展高度不均衡的中國,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還是少數。

除了醫療和科學問題,中國也得面對政治難題。在缺乏官方造勢情況下,民眾對冠病仍然有所恐懼,疫情蔓延會不會引發恐慌,演變成官方最不願看到的不穩定?此外,中國的抗疫政策已被貼上制度優勢的標籤,任何主張放棄「清零」路線的觀點和做法,很容易被扣上「投降主義」的帽子,去年張文宏因為提出世界要學會與冠病共存的客觀事實,就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可就如中國過去40多年來歷次走出困局的經驗所啟示的,當前的抗疫政策要調整,關鍵在於解放思想。和當年一樣,解放思想的信心需要高層賦予。在下半年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官方頻頻強調穩字當頭,北京能否卸下心理負擔?對疫情大規模蔓延可能引發的不穩定風險,又願意付出多大承受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中國抗疫能否「穩中求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