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談烏克蘭危機對美中關係和台灣的意涵

2022-03-31
 
AAA

 U.jpg

V.jpg

正在美國訪問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0日出席美國智庫對話會談到烏克蘭危機對於美中關係和台灣問題的意涵。他希望美中關係能止住惡化趨勢,並希望台灣問題得到處理。

李顯龍29日在與拜登會晤後說:烏克蘭戰爭對亞太地區有意涵。本地區也存在潛在的爆發點和有爭議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這些問題可能升級為公開衝突。在本地區有利益的國家需要作出一切努力,以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分歧,以避免走到不可回頭的地步。保持國家間對話渠道的開放,包括最高級別的對話,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FR)30日中午舉行的李顯龍與CFR主席哈斯的對話會上,李顯龍就“烏克蘭戰爭對亞太地區有意涵”進行了更詳細的闡述,包括談到了烏克蘭危機對於美中關係和台灣問題的影響。

李顯龍指出,烏克蘭危機對美中關係必然有大的影響,已經令美中關係更加緊張。希望兩國元首最近通話後,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斷,讓美中關係挺住,不繼續惡化,否則將對整個區域帶來巨大影響。

李顯龍表示,烏克蘭危機使得區域每個成員都在吸取教訓,思考自己的防衛策略,思考能信任誰來幫助自己。

他舉例,日本前首相安倍最近稱日本應考慮擁有美國的核武器,安倍不過是將以前日本一些人就有的想法公開化。雖然日本政府表示不會這麼做,但這種想法不會消失,因為烏克蘭危機的意涵之一就是核威懾很有價值。韓國也有很多民眾相信應當發展自己的核能力。

李顯龍說,如果每個人都想擁有核武器以形成所謂的核平衡,則我們正在走向很危險的方向。

至於誰能來協防,大家也都在盤算。李顯龍指出,亞洲不是歐洲,沒有北約,也沒有像在歐洲那樣劃定紅線,但是亞太地區有台灣問題,有一中政策,美國這邊有“台灣關係法”,美中之間有三個聯合公報。他提出思考:所有這些意味著什麼?如何解讀這些架構?這些事情如何發展?

李顯龍表示,台灣正在討論兵役制調整,打算從4個月延長到12個月,雖不太可能全面實現,但這代表目前的公眾情緒。最近台灣有民調問如果台海有緊急事態,相信誰會來協防,40%的台灣人相信日本會來,三分之一的台灣人相信美國會來,而去年十月時還有三分之二台灣人相信美國會來。所以大家都在盤算中,這是重大的戰略再校准,雖然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

主持對話的哈斯倡導美國對台戰略清晰化。李顯龍則指出,在台灣問題上,美中之間有三個聯合公報,美國有對台戰略模糊性。他稱:“我們希望在台灣看到現狀能繼續,如果有任何變化,不應當以非和平的方式發生,但處理起來非常困難。因為這不僅是經濟或戰略問題,更與政治和公眾情緒有關。這是只能在長時期內處理的問題。”

李顯龍強調,要考慮如何避免亞太地區走向衝突之路,應建立什麼樣的架構,有什麼樣的程序,進行什麼樣的接觸,做出什麼樣的戰略包容,以阻止威懾失敗而不得不進入防衛。

李顯龍指出,亞洲沒有北約,但有熱點、有難題,需要有機制將對手帶到一起,與美國、中國以及其它國家都接觸,使得包容一個更加發達的中國的調整能夠實現,讓一個更強大的中國能為美國所接受,同時又不變成中國控制全世界。亞太地區必須朝這個方向前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許多專家已示警,近來大陸面對西方加緊圍堵、內部經濟社會難題燜燒;如果美台繼續聯合制華,再加上明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由強調台灣已「事實獨立」的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勝出,不排除北京會放棄和平統一希望,決心「加強鬥爭」,考慮近期對台動武,來轉移內部壓力。

    溫偉中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