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經濟遭逆風 中央需考慮派錢拉動消費

2022-04-25
王向偉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4-25 at 14.32.44.jpeg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4.8%,強於預期。雖然這一增速低於政府設定的目標,但高於去年第四季度4%的增長速度,也快於經濟學家的普遍預期。然而大眾對接下來幾個季度乃至全年增長前景的看法,卻越發悲觀。

其實不奇怪,本季度增長主要來自1月和2月份。在Omicron變異毒株引發新一波新冠疫情後,感染個案飆升。為防控疫情,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和商貿中心上海和吉林3月及4月基本處於封城狀態。數千萬人被迫居家隔離,工廠企業停工停產,供應鏈遭受嚴重衝擊。

但中央依然擺出一副穩坐釣魚台的姿態。4月18日以來,有關部門指示官媒發表了一系列評論和分析文章,堅稱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經濟仍具備強大韌性和活力。自去年底以來,領導人一直高唱此調,儘管同時他們也指出中國經濟今年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近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領導人警告稱,隨着國內外環境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加劇,經濟下行壓力也會進一步加大。但迄今為止,政府的應對措施是慎之又慎。

shutterstock_1066144937.jpg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4月25日起降低商業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此次降準將釋放約5300億元資金,支持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的行業和企業。但降準25個基點不及預期,市場反應平淡。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三個月內第二次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把今年增速下調至4.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遠遠低於中國政府設定的5.5%的增長目標。同時,主要國際銀行也下調了對中國經濟的預測,多數都把增速下調至5%以下。

中國不像美國和歐盟國家,過去兩年在金融政策上一直不願採取大水漫灌式的開閘放水。這是因為,中國領導人對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採取寬鬆金融政策的慘痛教訓依然記憶猶新。同時,他們也認為,疫情受控之後,中國經濟下半年將快速反彈,依然能實現2020年和2021年那樣突出的經濟成就。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想法或過於樂觀。中國銀行原副行長王永利最近撰文稱,政府必須做好應對更大衝擊的準備,並警告稱衝擊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為嚴重。

Y.jpg

王永利指出,有三個方面值得關注,即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西方對俄嚴厲制裁的影響、以及美國和中國貨幣政策的分化。這可能引發人民幣貶值,加速資本外流。他呼籲政府做好出台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的準備,包括支持資本市場和擴大社會救助等。

王永利的警告和建議值得關注。中國應拋棄顧慮,不能畏首畏尾,要準備採取貨幣、財政、地產和監管等全面放鬆措施。事實上,過去幾個月,國家發改委和中國人民銀行等已出台不少政策,幫助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的企業。但由於這些措施主要是針對復工促產,不是為了刺激消費,因此效果有限。

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滑了3.5%,是近兩年來首次下降。今年前兩個月,零售額增幅還是6.7%。同時,一季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僅增長6.3%,低於疫情爆發前2019年一季度8.7%的增速。央行最新季度消費調查顯示,人們消費意願趨弱。

這些頗具說服力的數據表明,中央應出台措施,着力刺激消費。中國還應借鑒歐美國家的做法,直接向居民發錢或現金券,以鼓勵和拉動消費。

2020年,一些較為發達富裕的城市為市民發放了代金券,但由於廣大欠發達地區的城鄉居民並未受益,因此刺激消費的效果大打折扣。今年疫情中,低收入家庭再次遭受沉重衝擊。一些城市長時間封城,低收入者被迫居家或在方艙醫院隔離,致使他們既失去了收入來源,又得不到社會救助。

然而,政府一直不願直接向居民派錢,而是更願意把資金投向國家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這種心態急需改變。如果繼續維持現在的狀態,可能會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這與領導層極力倡導和推崇的「共同富裕」和經濟平等,是背道而馳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今年 12月19日出席香港中國金融協會活動並發表演說。

    劉遵義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