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分析:香港需要怎樣的“心戰室”?

2022-05-06
 
AAA

 W.jpg

香港特區新一屆行政長官選舉在即,香港社會普遍關注新一屆政府的架構重組。近期不少政黨、學者都在不同渠道呼籲設立中央政策組、高層智囊團、甚至“心戰室”等。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也在參選政綱中首要提出“強化政府治理能力”,他表示,會研究政府架構重組,強化戰略謀劃、政策硏究和整體統籌能力,提升施政效能。又提到會廣泛吸納人才,加入政府委員會、諮詢架構等;同時善用智庫的研究能力,建構優質、多元的智庫生態,提升社會整體政策研究的活力。

筆者認為,首先,在香港面對的內外新形勢下,新一屆政府重設一個專門研究發展政策的中央政策組(中策組)勢在必行,但社會亦要擺正其功能位置。

眾所周知,最初中策組是港英政府在1989年成立的,當時委派英國經濟學家顧汝德做首席顧問,職能為負責審視特定政策議題,輔助當時布政司署的工作。有觀點認為,顧汝德牽頭作的一系列政策研究,為香港社會福利、行政效率及財政政策帶來重大變革,因此中策組的作用值得重視。1997年7月起,中策組主要職能為向行政長官、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提供意見,回歸後一度是特首重要智囊,除了審視特定政策議題,亦會就政府關注議題做民調及分析輿情。本屆政府上任初期,中策組被改組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創新辦)。2019年“修例風波”發生,不少意見認為,中策組被取消,政府缺少了貼近民意、把握輿論動態的利器,政府對民情的掌握大大削弱,因而出現誤判,成為風波發生的原因之一。

但這是一個迷思。正如另一批政界人士所批評的,社會或政府如果將把握民情不利,單純地歸咎於一個智囊性質的研究機構,實際上也是一種懶政和推卸責任。從編制上來看,中策組人數並不多、編制地位亦不高,在多屆政府中都出現過研究內容並不受重視的情況。另一方面,正如前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在接受本社專訪時所指出的,政府各政策局有接觸民眾的各種渠道,地區工作更是政府的重點之一,把握民情應該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日常工作。在國安法實施、完善選舉制度之後,新選制下的香港要面對極其複雜的內外形勢。筆者認為,有一個專業的研究團隊負責為特首及政府做宏觀、長遠的戰略研究,讓香港能應對國際挑戰的同時,又能抓住國家發展機遇、解決香港內部深層次問題,是非常急切而有必要的。這個研究團隊的組成,要多元化、專業化,職能分工要清晰。政府應廣納人才、專才,並提供充足的資金及政策支持。同時,特首和政府部門要對政策研究結果有足夠的重視,並能夠提供跨部門的統籌執行。

另外,在把握民意與輿論上,需要的是政府各部門和官員多方位地接地氣、貼近群眾、深入群眾,各自收集不同的民眾意見。可設立一個匯總制度,由中策組負責宏觀上的統合研究,但在實際操作上,政府絕不能只倚靠一個務虛的理論研究機構。總之,政府收集民意的渠道應該越多越好,越形成完善的機制越好。

第二,政策宣傳和新聞公關是政府必須要重視的部分,政府要有新聞統籌專員及新聞發言人制度,建立配合政府政策宣傳講解的公共關係策略團隊或新聞統籌部門。

實際上,早幾屆政府設立的新聞統籌專員職位,在本屆政府中似乎因為難覓合意人選而最終懸空。結果每當出現公關問題,就被指是因為沒有注重“新聞公關”。但縱觀幾屆政府的新聞公關工作,尤其看“修例風波”發生的過程,筆者認為,原有的新聞官團隊在規模上亦不足夠,政府需有一個專門負責聯絡媒體、與公眾溝通的團隊,策劃新聞資訊和公關策略,向市民詳細解釋政府施政。

與“心戰室”時代的政治包裝不同,社會不鼓勵政策推廣時過度包裝,管治者最重要的是深入探究社會深層次問題,並實事求是謀求解決辦法、規劃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但政治不一定要包裝,政策卻一定需要講解。“修例風波”及過去的多次經驗教訓都告訴我們,即使是再良好的政策,仍需要充足、合適的解說與溝通。必須看到,香港社會對於政府及中央仍有不少的誤解和偏見,當年“修例風波”,反對派文宣內容怪誕荒唐,卻竟然仍能說服一大批市民聽信讒言,可見政府需要努力的空間仍然巨大。這就需要逐步通過專業的、良好的溝通和解說得以解決。

因此,筆者建議,政府應設立新聞統籌部門,幫助政府在施政過程中得到公眾的瞭解和支持。部門應負責制定並執行統一的、適合政府的公關策略,要與媒體有良好、頻密、深入的溝通機制,而發言人能靈活運用策略。部門內要包括傳統媒體的資深人員,因為他們能應對傳統宣傳機器的需求;亦要有年輕人加入,提供貼近香港青年的社交網絡思維,包括負責運營社交媒體——已經有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不要小看新媒介的影響力。

新聞統籌部門要監察公眾及傳媒反應,亦應負責訓練公務員的溝通思維,例如培訓他們改變思路,盡量接地氣、多與媒體及民眾接觸。尤其要強調,新媒體時代下,社交媒體飛速發展。政府除了要重視媒體公關與政策宣傳,尤其要了解網絡時代下的輿論情勢,做好各方面的溝通及預案,尤其是應對攻擊時的危機公關。

第三,政府要正本清源,明確“為民眾謀福祉”的根本目的。為特首及政府服務的幕僚,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最終是取決於管治者。客觀地說,回歸以來,中策組在定位和運用上出現過偏差,有過偏離其政策研究本質工作的時期;亦曾因研究成果沒有受到足夠重視,而錯失了一些能給香港帶來發展的機遇。

要避免覆轍重蹈,新一屆政府要明確架構改革的根本目的——管治必須真正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為市民謀幸福的根本宗旨,全力聚焦發展。只有牢記這個施政目標,特首和特區政府才能理清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顧問、如何把握民情脈搏、如何用好研究成果,如何構建為發展所用的“管治大腦中樞”,從而落實良政善治。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一連兩日的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9月13日早上在香港會展開幕,中央對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發表重要講話,對香港參與「一帶一路」提出「四點希望」,包括希望香港深化區域合作,進一步拓展經貿網絡;希望香港完善金融服務,進一步推動資金融通;希望香港聚焦專業服務,進一步發揮人才優勢;希望香港深化人文交流,進一步促進民心相通。丁薛祥接管港澳事務後,首度對香港公開講話。這是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中央對於香港保持並發揮獨特地位和優勢的又一個新期待、新要求。

    楊莉珊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