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紅:北京在台灣海峽「亮劍」

2022-06-20
韓咏紅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
 
AAA

 shutterstock_505945777.jpg
在大陸軍方在國際場合重申為台灣問題「不惜一戰」後,中美就為台灣海峽的國際定位、台海是不是國際水域的爭議,公開杠起來了。這表面看似只是名詞和概念之爭,實則標誌了北京對美國的一次亮牌,中美在台海發生軍事意外衝突可能性,恐怕又增高了。

剛過去的周末,中國防長魏鳳和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上,宣示為反台灣分裂北京將「不惜一戰、不惜代價,一定會打到底」。同日(12日)傍晚,美國彭博社就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透露,大陸軍方近月在多個場合向美方遞交聲明,指台灣海峽不是美國所稱的「國際水域」,引起拜登政府擔憂。

彭博社的信息顯然來自美國官方,信息是真是假?當外界還在疑惑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隔天就清楚表態:「國際海洋法上根本沒有國際水域一說。」

汪文斌是有備而來,不但引述地理數據與法律,表明「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還反擊美國聲稱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意在為操縱涉台問題、威脅中國主權安全製造借口」。

那麼,究竟甚麼是「國際水域」(international waters)?最窄處70海里,最寬處220海里的台灣海峽,該是甚麼水域?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從基線向外延伸12海里為領海,外國艦船在此須「無害通過」。毗連領海的是毗連區(24海里內),沿海國可在毗連區防止和懲治在其領土或領海內違反海關、財政、移民或衛生法規的行為。沿海國還享有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享有勘探和開發、養護和管理海床上水域和海底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其他國家則享有航行和飛越自由,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的自由。專屬經濟區以外的是公海,《聯合國海洋法》在英語中稱之為「high sea」。

北京所稱沒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實沒有「國際水域」一說。它來自《美國海上行動法指揮官手冊》,美國將領海以外的所有海域,包括毗連區與專屬經濟區和公海,都視為「國際水域」。

不過,無論是美國對「國際水域」的定義,或者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專屬經濟區,都認同他國船艦在區內享有航行自由;北京也聲稱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那麼為何就一個名詞與美國交涉呢?有台大法學院教授分析,北京是以此進行認知作戰,否認台灣海峽的國際性,最終目的是將台海內海化。

是這樣嗎?中國國防部國際傳播局副局長孟彥這兩天在社交媒體發表的一篇文章,道破了北京的答案。

孟彥寫道,中國宣布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意在向世界宣示中國對台灣海峽擁有管轄權,此海域不是外國船想來就來的,因為不嚴加管理,可能導致侵犯主權事件發生。

孟彥還舉例說,1986年3月美國海軍兩艘驅逐艦突然闖入蘇聯領海,蘇聯海軍當時措手不及,沿岸電子設備全開機,就這一會兒功夫,美國就把蘇聯的雷達、通信的電子設備的頻率全截獲,滿載而歸。「這種情況斷不可在台海發生……自2019年以來,美軍艦過航台灣海峽達38次之多,今後再不可這樣『高調炫武』通過了,必須接受我們的監管,自由航行可以,但自由『橫行』不行。」

綜合上述,北京並非要將台海「內海化」,但大有可能對台海實行某種管轄。這是「不惜一戰說」的後續,還拿出國際法對美國亮牌。雖然估計北京不會直接對美國軍艦採取攔截行動,但逐漸加大監督力度、採取更近距離的監督,甚至派解放軍戰機飛越美國軍艦上空,卻是有可能的。  

事實上,對於他國軍機的抵近偵查,中國的攔截動作的力度正在增強。5月以來,加拿大、澳大利亞偵察機就分別在朝鮮半島周邊與南中國海上空被中國軍機攔截,發生空中摩擦。

在台海問題上,大陸與美台互指對方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台灣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加大軍機繞台行動,美國則不斷增加對台灣各種政治象徵性支持,結果是三方都「切香腸」,讓原本的模糊可解讀空間愈來愈少,安全風險係數上升。

不過,雖然陸美台三方都在不斷試探底線,但大家也都投鼠忌器。畢竟,多年來,美國與海峽兩岸都倚靠着創造性模糊維持了勢力平衡與台海和平,這包括美國微妙的「一中原則」和戰略模糊,以及「九二共識」。任何一方單方面衝破原有的模糊,都會導致大家的空間收窄。若最後走到台海發生軍事摩擦、甚至兵戎相見,那可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就境外社交媒體平台炒作解放軍093型核潛艇在台灣附近海域發生嚴重意外一事回應中評社記者提問指出,有關消息純屬謠言,不要被帶節奏。

    中評社  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