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新香港人」参政

2022-06-27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O.jpg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中國國務院根據香港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的提名,一口氣任命了下屆特區政府的26名主要官員。由於外界前幾天已流傳相關人選,該份官員名單沒有帶來特別驚喜;不過將領導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孫東,其背景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孫東在北京出生,來港已二十多年,目前是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座教授,仍以普通話為主要語言。這位「新香港人」今年初剛當選為立法會議員。正當許多具大陸背景的香港人都為他驕傲時,孫東卻突然宣布辭職並晉身下屆港府管治班子,成為香港回歸後第一個擔任局長的「港漂」,令許多大陸新移民喜出望外。

香港是移民城市,近年吸引了大批年輕兼學歷高的「港漂」在港生活和工作。他們在金融、商業、法律等行業做出了成績,但由於陸港文化差異而難以融入香港社會,政治層面更是如此。前幾年,從反「蝗蟲」到反水貨客運動,再到反修例運動,他們屢屢被香港示威者針對甚至攻擊。

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改變了這一局面。

1997年香港回歸後,民主派長期獲多數港人支持,和建制派的選舉對決中往往佔據上風。北京多年來一直對香港建制派能力不足有所不滿,認為花費大量資源,建制派卻未能爭取到主流民意。
三年前的反修例運動,北京發現部分建制派人物的政治立場不堅定,容易向反對派讓步妥協,在過去幾年開始嘗試重用「忠誠和專業」的「新香港人」。
其中,一群財金界「港漂」在2020年牽頭成立了「香港紫荊黨」,目標是招攬25萬黨員。由於頭面人物與北京關係密切,外界認為北京不信任建制派,銳意用另一批人掌控香港政局。可惜「香港紫荊黨」形象一般,在社會上不太受落,一直壯大不起來。

孫東成為首名擔任香港局長的「港漂」,某程度上正反映出「新香港人」過去兩年已從另一個渠道逐漸滲透到政界。事實上,香港去年底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民主黨、公民黨等傳統民主派集體缺席,多名「新香港人」趁虛而入參選。這也是「新香港人」群體在香港回歸後首次參加立法會選舉。

除了孫東,張欣宇、洪雯和嚴剛等「港漂」候選人,在北京力挺下皆一一勝出。來自「港漂」團體——「香港新方向」的張欣宇,更在新界地區直選取得近2萬9000張選票。

不難看到,「又紅又專」的「新香港人」已開始走到台前,孫東等人只是一個開端。未來以普通話為主要語言的立法會議員和官員,還會陸續有來。

平心而論,「新香港人」參政,為多年來死氣沉沉的香港政壇注入了新的活力。部分「新香港人」進入立法會後,無論是出席率抑或發言,過去半年都不比本地建制派議員表現遜色。

這些「新香港人」議員也積極為「港漂」群體發聲,如在議會內牽頭聯署,要求港府給予合法逗留訪客與香港居民同等的冠病治療收費標準;呼籲政府向有納稅、有貢獻卻未待滿七年的非永居專業人士一併派發消費券。後者在日前更成功獲港府接納。

很明顯,數以十萬計的「港漂」群體已成為「新香港人」議員的主要選票來源,他們為這些潛在的選民發聲委實合理。但「新香港人」政治人物也要很謹慎地把握和平衡好本地人和新移民的利益分歧。
環顧全球,本地人和新移民因利益不同而引發紛爭,已成為多國的一大社會問題,香港近年也深受困擾。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今年上半年第五波疫情暴發,香港經歷了最嚴峻的疫情肆虐,「港漂」議員張欣宇建議全

港學校停課,獲港府接納,全港學校在3月中旬提早放「暑假」。許多「港漂」家長紛紛帶小孩回大陸避疫。

有關政策引起本地家長強烈反彈,很多人抱怨無法像「港漂」家長帶子女回大陸,子女只能呆在家裡無所事事,白白浪費時間。張欣宇從「港漂」思維出發的政策建議,顯然對本地人造成不小的困擾。

長遠而言,如果「港漂」希望在香港社會發揮更大影響力,應該站在香港的整體福祉出發,而不是只注重某一群體。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證明自己並非把香港當作跳板,而是已根植香港,並謙卑地以香港利益為依歸,而不是把在大陸習慣的意識形態統統套在香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
 

 

延伸閱讀
  • 孫東教授私下用廣東話交流完全沒有問題,他的學歷背景包含國際、香港本地和內地,是實現香港「超級聯繫人」亟需的人才,也是精通產學研的通才,由他擔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是合適的,也是稱職的

    劉勇飛  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