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移民英國,其實沒有離開過香港?

2022-06-27
 
AAA

 shutterstock_1917373751.jpg

隨着香港大量BNO人士移民來英國,首選倫敦,其次曼徹斯特。經過大半年,這兩個城市和英國的香港移民人口結構輪廓出現了。

港人在英國各地的各類機遇
若擁有全球化之下金融管理等高等教育履歷,而且有在香港為跨國機構工作的經驗、年齡在3、40歲之間,在倫敦找到工作的機會較高。雖然收入加獎金,一時無法與香港比較──香港自從千禧年以來,美國投資銀行之所以薪金優厚,是因為擁有背靠大陸熱錢湧入的獨特優勢。何況美國人很現實,面對大陸地下熱錢市場,投資銀行只喜歡僱用在北京有特殊政治網絡的紅二代或紅三代──其中在英國讀過寄宿學校和大學名校的薄瓜瓜類型最受歡迎,普通話不夠流利、大陸人脈資源不夠,香港精英在這方面早已經輸給大陸。

既然如此,如果在倫敦金融界能覓得一職位,you should consider yourself lucky。

至於醫生,需要另外考牌。護士則確實有非常強烈的市場需要,但香港來的護士日常生活英語有欠親和流利,與英國民間的病人,尤其是高齡人士,欠缺溝通。英國的老人若來自南方,脾氣有點古怪,在醫院裏需要很貼心而地道的英語,才可以免於招致投訴。在這方面,香港人的基礎略嫌不足,畢竟幾十年來,只有一個鄧永鏘。

曼徹斯特最適宜香港人居住,因為本身是工業革命發源地,曼徹斯特的人口幾代都是工人階級,在英國這個等級社會裏,工人階級不會有太大的種族歧視,包括收入高的專業工會──倒垃圾、屠宰、畜牧、運輸,但這些行業都有幾代的傳統工人家庭盤踞,要打進這些行業,難度不下於打入上流社會。

約克郡英國人有地方特色,類似廣東的潮州人,比較有硬拼苦幹的軍人氣質,少了南方人的那種勢利眼和偽善,比較能與香港人相處。而香港人住曼徹斯特,如果不嫌當地的薪金平均低於倫敦,其實相當襯合。

居英港人的身份認同易碎片化
至於倫敦,居住在倫敦到底是否等於住在英國?這個問題英國人自己也迷惑了多年。

今日的倫敦,平均年齡是35歲,確實充滿活力,但是有近四成的倫敦人出生在英國以外,根據2018年的普查:每10個英國人之中,全英格蘭有8人以身為英國人為榮;但是在倫敦,身為英國人而為榮的倫敦人只有4個。倫敦的高度國際化,令英國的傳統國民身份認同大為降低。其紐約化的種族大熔爐特徵,好處是不會令香港人感受所謂的種族歧視;壞處是民族種類太多,各家自掃門前雪,中東人不會與非洲裔的倫敦人溝通,日本和韓國僑民對於華人也保持距離。

所以移居倫敦比較適合可以online工作、work from home的香港人,亦即身體上已經移居英國,意識中和精神上完全可以仍然留在香港。這方面不存在是否「圍爐取暖」的問題,因為整個倫敦既然是一個大熔爐,就沒有圍爐的小冷灶──即使Ealing和Colindale,近兩年香港人聚居,打麻雀約腳,半小時內可以到齊人。

但是倫敦人和英國人的生活習慣保持距離,香港人住得久了,漸漸也沾上了這種氣質而不知。當然保持距離和自閉抑鬱,有時很難區分。你會發現比你早移民來英國20年的那位中學舊同學,你打了幾次電話去想相約敘舊,你以為他會很雀躍?但是沒有,他用各種理由推卻或延遲你提出的約會,他沒有白鴿眼,也沒有以先來者歧視後到的香港人的意思,他只是在英國住得太久了。

因此,所謂香港人的身份,一旦在英國,很容易碎片化而逐漸失去。建立香港城,在地產方面很容易,在人文精神上很困難。你會發現香港已經消失了,剩下一群香港人。而每一個香港人的心中都有一座維多利亞港,腦海裏都有一座獅子山,以及山海之間儲藏的香港影視流行曲文化的共同記憶。香港像一塊打碎了的鏡子,每人收藏着一塊,將來有緣相見,將心中的那小塊碎鏡子掏出來一對,才發現映照出來的人面和河山,在淚光中都是一樣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CUP》

 

延伸閱讀
  • 起初,我們以為這些租客來自不想冒投資風險的用家;如果真是這樣,新增的租客應與相應減少的買家相匹配,但實際的情況卻是:新增的租客遠比買家的減少量多,顯示市場上出現了新的住屋需求。

    以我們公司一貫的市佔率作反推,這類新的住屋需求約為每月5,000人左右。如果統計處的數字沒有錯,下一階段,香港的房地產市場仍會相當活躍,交投將主要集中在租賃市場。

    施永青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