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復興中的客家古村

2022-07-29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7-29 at 12.11.00 PM (1).jpeg

香港愈來愈多的行山客,都會在不經意中留意到,有許多客家廢村正在悄無聲息地煙沒在叢林灌木中,大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之嘆。

但失望的世界,總能令人看到希望。筆者帶專家學者及客家文化愛好者行走沙頭角荔枝窩,就有客家傳統的田園牧歌生活方式「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

WhatsApp Image 2022-07-28 at 5.51.50 PM.jpeg

荔枝窩是香港鄉郊保育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在本地文化圈子頗活躍的黃家豪對筆者表示,上一次造訪荔枝窩還是三年前,當年從鹿頸徒步十公里進來這個隱世客家村,「一路見唔到人」,沿途更談不上有補給的士多,抵埗前已「喝盡最後一滴水,幾乎虛脫」。

家豪說三年後所見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從沙田馬料水搭船,一個半小時的航程充滿歡聲笑語,上岸之後在村莊的古榕樹下聚集,遊人如鯽。

WhatsApp Image 2022-07-28 at 5.51.51 PM (1).jpeg

的確如此,荒蕪了數十年的荔枝窩,現在成了香港文化之旅的新地標。許多已遷住市區的原住民都樂意在週末回村,收拾打理已坍塌的老屋。村口的大禾坪,除了有賣茶粿、涼茶的攤檔,還有在地採摘的草藥。新開幕的故事館,向遊人展示已有近四百年歷史客家村的民居建築佈局、種植的節氣以及延綿千年的農耕生活方式。

WhatsApp Image 2022-07-28 at 5.51.50 PM (1).jpeg

荔枝窩的活化,首先應該歸功於香港大學和一些民間保育團體的熱誠。一批批年輕人前來開展客家生活體驗和森林營地等項目。梅子林村的牆畫展示鄉村常見的動物和農作物,為古老的村落增添了青春活力。

WhatsApp Image 2022-07-28 at 5.51.52 PM.jpeg

許多年輕人前來做義工,或租田復耕,不是「搵食」,只是為了體驗農耕付出及收獲的喜悅。梅子林村長曾玉安告訴筆者,上週末又有六、七十個港大、中大的學生來做義工。「自己覺得很不好意思,當初也落手落腳一齊做,一不小心扭了腰」,「年紀畢竟大了,不能和後生仔女比」。

WhatsApp Image 2022-07-28 at 5.51.52 PM (1).jpeg

從與筆者熟稔的曾玉安村長那裡得知,為了復興梅子林,目前有多個項目和工程在村中進行中,譬如港大的一個活化項目,屋主是數十年前已移居愛爾蘭的文景兄弟,「復修換使用」,包括荒廢農田轉型營地及耕種等。中大建築系亦在開展類似項目,避免村屋進一步倒塌。此外還有不少村民自己出資重建,例如虔誠的佛教徒慶芬嫂重修兩層祖業,以實際行動支持梅子林復村,還可借出作村務接待或靜修用途,弘揚「人人心中有佛」善念。

WhatsApp Image 2022-07-28 at 5.52.32 PM.jpeg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偏僻的荔枝窩復修了十多棟村屋作為民宿,價格不便宜。但是有一種方法可以免費住宿,就是「打工換宿」。幫忙做農務、餐飲或侍應4-6小時,可以包吃包住一天。

WhatsApp Image 2022-07-28 at 5.52.24 PM.jpeg

梅子林座落在荔枝窩的西面,離碼頭大約半小時的腳程。但前往途中一路風景,海岸有大片長得鬱鬱蔥蔥的紅樹林,山徑亦有清澈可見蝦蟹的溪澗相伴。村落建於1661年,眾山環抱,面朝河谷,背靠茂林修竹,簡直就是「港版的桃花源」。

(特別嗚謝:曾玉安村長提供的部分照片。)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