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台海“精靈裝不回瓶子裡”

2022-08-24
 
AAA

 106449245.jpg

106449249.jpg

傅泰林:精靈裝不回瓶子里 CSIS視頻

106449253.jpg

杜孟新:中美在台海博弈存在“棘輪效應” CSIS視頻

 

美國專家擔心,佩洛西訪台引發的台海危機還處於初始階段,後續美國反應動作更多,中方反應也會更激烈,從而產生“棘輪效應”。專家引用美國人常用的俚語“精靈裝不回瓶子裡”,指解放軍在台海的行動已不可逆轉。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22日舉行“第四次台海危機軍事維度”線上研討會,美國專家就佩洛西訪台後的台海形勢以及後續可能的發展,做出他們的研判。

美國海軍研究生院副教授杜孟新(Christopher Twomey)認為,當前的台海危機還處於初始階段,以往的危機通常都延續更長時間,比如1995年到1996年的台海危機延續了8個月。

杜孟新分析,這個危機延續的壓力源泉包括,美方已表示今後幾周會到台海進行“自由航行行動”,美國還將加強第七艦隊等區域海軍力量。這在中國人看來具有挑釁性,不得不做出回應;還有壓力來自美國國會,美國國會議員和日本國會議員代表團繼續訪台,這在佩洛西訪台以後更引人注意。

杜孟新指出,不應單純將中方的反應視為只針對佩洛西訪台,更廣泛地說,是中方擔心美國對其傳統的“一中政策”進行“切香腸”。在中方看來,這種戰術以某種不正常的方式對待台灣,為台灣提供不同的政治和外交地位。因而中方相信他們必須劃出更清楚、更明顯的紅線,向美國和台灣顯示,進一步侵蝕美國的“一中政策”對中國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這些將給中方做出更強烈反應施加更大壓力,因而他猜想未來幾個月這場危機仍可能繼續擴散和發展。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表示,目前台海正處於非常微妙的形勢中,他評估解放軍已經發生的存在變化不會後撤,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開始用“新常態”這個詞。這種存在的強度不太可能隨時間推移而變化。“我不認為精靈還能裝回瓶子裡”(I don't think that the genie can be put back in the bottle),他的話意指台海形成的“新常態”不可逆轉,剩下的問題只是:目前尚還相對和平的活動是否打亂商業流和航空流?確保進入暢通無阻的海域是否勢在必行?

傅泰林相信,美軍仍會穿行台海,但美國可能是唯一在此時願意這麼做的。“如果別的盟友夥伴參與,我會感到驚訝。”他更擔心下次北京認為紅線又被跨越時會發生什麼?他分析,因為中方覺得自己的言辭無法改變美國的政策;還有不確定因素是,美國總統在下次“市民大會”上又會說出什麼話?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情,會否引發新的行動與反行動?“我們正處於相當不穩和緊張的時刻。”傅泰林說道。

杜孟新指出,在此存在“棘輪效應”(ratchet effect),意即每次行動在上次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具有不可逆性。他表示,下一次北京認為必須應對挑釁時,其基線就是過去兩周中方所做的事情。中方會認為如果需要釋放信號顯示更大的決心來阻止下一次挑釁,則不得不做得更多。那可能意味著有更多導彈飛越台灣島,更多導彈射到更接近台灣的地方。

杜孟新預期,下一步會看到美中雙方決心的競爭,美國海軍會展示自己不會被中方所阻止,而中方也會發送美國行為不可接受的信號。他分析,過去幾年美國在其“一中政策”上的做法,比如公開討論美軍駐台可能性,拜登三次表態有防衛台灣的承諾,國務院網站改變關於台灣的語言,助理防長稱台灣為戰略資產等,如果類似的事情再發生,中方就可能將之變成發送信號的基礎,成為進一步升高情勢的基線。

蘭德集團政策研究員葛嵐(Cristina Garafola)也認為,中方目前的反應只是未來有可能有更多閃爆點的頭兩周。更讓她擔憂的是,她不覺得美國現在還有像1995年台海危機時那樣的籌碼,當時中方尋求與美方舉行峰會,雙方由此進入談判。而現在的形勢正相反,中方主動切斷了與美方在多個領域的對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