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達:只要不放開 就能炒放開

2022-11-09
李伯達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shutterstock_2154392867.jpg
上周,某位財經分析師在社交媒體稱,「聽聞」中央已成立「重新開放委員會」,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掛帥,正在評估各項數據,目標是明年3月重新開放。數日後,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在一個外資銀行內部研討會上稱,內地的「動態清零」政策將在「未來五至六個月間,發生重大改變」,香港與內地通關或早於明年上半年。

1122228699_15154252412441n.jpg

連續「利好消息」刺激之下,港股飆升。不過如果仔細推敲,這兩則消息其實都有「漏洞」。首先,確實有一個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總理李克強,副組長是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所謂「重新開放委員會」則聞所未聞,何況二十大連任常委的王滬寧已經確定負責「大統戰」,還會當甚麼「重開委員會」總指揮?

60c17e12e4b0903c0e9303d9.jpg

曾光已經在國家疾控中心退休,他本人一向主張「共存」,他應一家外資銀行的分析只是個人之見,不代表官方。蹺蹊的是,無論是那位財經分析師,還是「曝光」曾光內部交流的金融機構,都是股市的利益攸關者,如此操作是否內有乾坤?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重申堅持「動態清零」方針不動搖,令市場對於內地調整防疫政策的憧憬再度落空。不過,港股仍然保持上升態勢,正應驗了「只要不放開,就能炒放開。既然炒放開,就要放開炒」的戲言,同時也突顯外界對內地放鬆防控的期盼。

WhatsApp Image 2022-10-05 at 5.17.35 PM (1).jpeg

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疾控局官員稱,當前國際正逢新的冬季疫情流行季,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反彈趨勢明顯,疊加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傳播風險,「疫情形勢更加嚴峻複雜」。確實,本周內地的本土疫情已經不斷飆升至五千多宗、七千多宗,頻頻創半年新高,加上如官方所言,內地80歲以上長者總體疫苗接種率和加強針接種率不足,短期內不可能放開防疫政策。

從政治上而言,抗疫成就以及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剛剛寫進中共二十大報告,如果改變「動態清零」政策,以14億人口的基數,每天至少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確診,死亡人數也將大幅攀升,這也是官方難以承受的。

WhatsApp Image 2022-11-09 at 10.46.08 AM (1).jpeg

新冠肺炎已經爆發了近3年。在Omicron變異令病毒更隱蔽、傳播更快速、病徵更輕微,外部已經逐步放開防疫之後,內地嚴防死守式的防疫策略面臨嚴重衝擊,不僅影響經濟,亦困擾民生。

中國政府也正逐步調整政策。首先是恢復高層往來,不僅有外國領導人訪華,中國領導人也走出去。境外旅客隔離期,已由最初「14+7」縮減為「7+3」。中斷兩年的北京馬拉松復辦,上海馬拉松也將登場,等等。

由此可見,內地放開防疫的思維仍是循序漸進,摸着石頭過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明年3月「兩會」是中共二十大的延續,屆時才完成整個黨政高層換屆。一切重大的防疫調整都要在明年3月之後,但也不可能一下子放開,境外旅客隔離期「7+3」有可能再度縮短,「動態清零」則難言退場。

官方須做的包括:增加長者的疫苗接種;從輿論上逐步消除民眾對新冠肺炎的恐懼;衡量放開防疫之後必須付出的代價等等。

筆者曾在本欄多次撰文指出,香港與內地通關「遙遙無期」。事實上,香港已經走上「與疫情共存」之路,逐步與外界通關,並且成功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國際七人欖球賽。香港只能走自己的路,與內地通關不切實際,甚至連「逆向隔離」也可能是空中樓閣。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