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茶陽客家

2022-11-14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WhatsApp Image 2022-11-14 at 3.46.29 PM.jpeg

WhatsApp Image 2022-11-14 at 2.59.26 PM (1).jpeg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聯合早報》看到報道,茶陽(大埔)會館舉辦「懷舊照片展」,線上線下同時開展,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局長章慧霓親自出席揭幕儀式並致辭。筆者透過新加坡客家老友張振興先生聯繫該會祥興會長,希望交流和取經。

WhatsApp Image 2022-11-14 at 2.59.26 PM.jpeg

香港人聽過茶陽的應該不多。該小鎮隸屬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現任總理李顯龍,正是籍貫大埔的客家人。

據該會介紹,會館同仁歷時四年才把六萬多張照片數碼歸檔。這不僅保存了客家社群的歷史,同時也使新加坡文化遺產更加多姿多彩。筆者深受啟發,覺得「講好香港故事」,本港客家應扮演積極角色,甚至有條件比新加坡做得更好。

WhatsApp Image 2022-11-14 at 2.59.24 PM.jpeg

成立於1858年的茶陽(大埔)會館,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客家會館之一,1890年還設立附屬的「回春館」醫館,1906年創辦啓發學堂(現啓發小學),1936年創辦大僑小學(2019年併入靜山小學),可見其在一百六十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為當地客家社群做了許多公益。

無獨有偶,香港新界也有一個稱為大埔的地方。本文介紹的梅州大埔,有「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之譽,面積比兩個香港還大。層巒起伏,千岩萬壑,縱橫交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7處,均散佈於四周邊陲,最高峰為西南部的明山嶂銀窟頂,第一座是(粵東及梅州第一高峰)海拔約一千六百米的銅鼓嶂。

由於群山環抱、飛瀑溪流眾多,大埔古時曾以「萬川」作縣名。境內的豐溪、雙髻山森林公園、陰那山、西岩山,皆保持原始森林的神秘,但又各有特色。陰那山的奇峰秀石、古木幽徑,雙髻山的天然石洞、摩崖石刻,西岩山的雲海蒸騰、萬畝茶園,皆令遊人流連忘返。

WhatsApp Image 2022-11-14 at 2.59.25 PM (1).jpeg

WhatsApp Image 2022-11-14 at 2.59.25 PM.jpeg

眾多山色迷人的小鎮星羅棋布,包括湖寮、茶陽、西河、百侯、楓朗、桃源、高陂、三河、岩上、大東、雙溪、平源、古野、洲瑞、銀江、英雅、長治、青溪,光聽名字已充滿令人陶醉的詩意。

大埔的北邊和東邊,與福建龍岩的永定、漳州的平和相鄰,南邊接壤廣東的豐順,西與梅縣相鄰。茶陽鎮在1961年以前是大埔縣城,位於粵閩兩省三縣交界處,是方圓十二個鄉鎮的貿易集散重地。

大埔建縣始於東晉(413年),有三江環繞,汀江、梅江、梅潭河三江(水)匯合成了韓江,韓江養育了無數才俊。人傑地靈,除了李光耀父子,還有國民黨元老、曾任中山大學校長的鄒魯。清末民初與胡雪岩齊名、張裕紅酒的創始人張弼士,也是大埔人,曾經一度成為中國首富。

客家男兒披上戰袍踏上軍旅生涯者眾。大埔有128位將軍,民國時期羅卓英、范漢傑、吳奇偉和趙公武四位大埔人同期出任四省政府主席都是大埔人,都在大埔留下革命的足跡,著名的“三河壩戰役”更為中國建軍大業奠下汗馬功勞。

當然,香港人最熟悉的大埔人,莫過於田家炳。他是著名的實業家,畢生致力捐建學校及資助大陸的教育事業,有「百校之父」之譽。

WhatsApp Image 2022-11-14 at 2.59.27 PM.jpeg

不說不知道,大埔曾經是廣東省第一個中央蘇區縣。當年有大批仁人志士積極投身革命,有600多位烈士捐軀獻身。境內發生過不少重大歷史事件,孫中山,還有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葉劍英、陳毅、鄧穎超、李碩勛、方方、古大存等中共元勳,都在大埔留下革命的足跡。

對客家民居有瞭解的讀者都知道,廣東的梅縣、興寧以圍龍屋為特色;福建永定、南靖則以土樓著稱於世。大埔的民居則兼而有之,建築風格百花齊放,堪稱「客家建築大觀園」。土圓樓代表作包括大東「花萼樓」,建於明萬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逾400年歷史。湖寮「泰安樓」建於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距今近260年歷史,是國內極為少見的石方樓。此外還有中西合璧屋的百侯「海衍樓」、「海源樓」。圍龍屋的集大成者,是西河的張弼士故居「光祿第」、豐溪「衍翼樓」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