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龍:《通脹削減法案》讓美歐同盟關係面臨挑戰

2022-12-16
吳正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AAA

shutterstock_2080631515.jpg

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通脹削減法案》,該法案將於明年1月生效。《通脹削減法案》引發歐洲盟國強烈不滿,對美歐同盟關係構成嚴峻挑戰。

該法案以削減通脹為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很難真正緩解美國當前的高通脹等經濟困境。法案以在美國本土或北美地區生產和銷售作為前提條件,向電動汽車、關鍵礦物、清潔能源及發電設施的生產和投資提供高額補貼,這不僅僅破壞美歐公平競爭的環境,也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

該法案將大大降低歐盟輸美上述產品的競爭力,為歐洲技術產品進入美國市場設置壁壘,直接傷害歐洲企業的利益。再者,在法案的補貼措施及當地能源成本下跌的共同推動下,歐洲企業不斷「出走」美國,歐洲「去工業化」風險加劇。因此,《通脹削減法案》將直接動搖歐洲經濟的根基。法國總統馬克龍警告,該法案有可能「分裂西方世界」。

美國一再宣揚「盟友體系」是其全球霸權的最重要基礎,自詡為「世界領導」,經常將對盟友的「承諾」掛在嘴邊,但這套說辭只是美國忽悠盟友的詞令而已。在美國的邏輯里,為了本國利益可以肆意損害盟友的利益。所謂「盟友體系」只是為自身利益服務的工具,合則用不合則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拜登政府上台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復受特朗普傷害的美歐同盟關係。然而,當事關美國利益時,美國「該出手時就出手」,把盟國利益拋到九霄雲外。從美國丟下盟友撤離阿富汗,到美國撬走法國為澳大利亞建造常規潛艇大單,澳大利亞轉而與美英合作建造核動力潛艇,再到美國大發烏克蘭戰爭財,在出售天然氣上歐洲人支付的價格幾乎是美國人的「三到四倍」。樁樁件件無不說明在美國字典里,沒有朋友,只有利益。

如果上述「美國優先」例子只涉及個別國家或局部領域,那麼《通脹削減法案》可謂升級版的「美國優先」,給歐洲帶來的危害是全局性和普遍性的。這也是為什麼歐洲各層級官員嚴厲批評和質疑該法案。歐盟和法德領導人表示要對法案採取報復措施。歐盟貿易部長要求美國重視歐盟在補貼問題上的嚴重關切,停止歧視歐洲企業的做法。馬克龍與多家歐洲企業高管聚餐,請求他們留在歐洲。

歐盟雖然對《通脹削減法案》作出強硬回應,但可供選擇的政策措施十分有限。歐盟要求美國修改該法案,大幅度削減補貼措施,但法案木已成舟,美國不可能迫於外部壓力而修改國內立法。至於訴諸WTO仲裁,由於美國作梗,WTO上訴法庭已停擺多年,即使歐洲遞上「狀子」也面臨一個「拖」字。在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問題上,歐盟要求享有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同等待遇,但一旦這個口子開了,美國其他盟國韓日怎麼辦?餘下的就只有通過「購買歐洲法案」和以歐洲補貼回應美國補貼,雙方展開補貼競賽,而歐盟內部對這兩種建議也有不同看法。總之,歐盟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言辭激烈,但採取的應對措施並不明朗。

然而,留給歐洲的時間不多了。為解決這個問題,美歐11月專門成立聯合工作組,開了幾次會,但都沒有取得進展。馬克龍訪美就此事與拜登交涉。拜登表示,美國將對法案做出一些調整,但之後白宮發言人又否認,稱無計劃推動國會修改法案。可見在利益面前,美國絕不會退讓。經歷此事後,歐洲應該清醒了,放棄幻想,直面現實。

美歐圍繞《通脹削減法案》展開的博弈折射跨大西洋同盟關係的新特點。

shutterstock_1085135744.jpg

首先,當今世界正經歷深刻和長期變革。美國和歐洲盟國雖是盟友,但美國利益高於一切。雙方利益之爭或將成為定義未來同盟關係的重要因素。要確保「地緣政治獨立」和行動自由,歐洲盟國唯有堅持獨立的外交政策,不選邊站隊,不做任何大國的附庸,舍此別無他途。

第二,俄烏軍事衝突爆發以來,歐洲盟國竭力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轉而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LNG),這種以對美國依賴取代對俄羅斯依賴的制裁正在扼殺歐洲。美國以犧牲歐洲的利益來踐行其削弱俄羅斯戰略,歐洲已經成了俄烏衝突的最大受害者。

第三,所謂「跨大西洋同盟團結」具有欺騙性。長期以來,歐洲盟國盲目追隨美國,缺乏獨立的對外政策,是造成當前困局的重要原因。如果歐洲盟國不做出改變,經歷長期衰退和「去工業化」將不可避免。

第四,美國難以把自己意志強加於歐洲盟國。荷蘭反對美國就出口管制要求其與華盛頓保持一致的做法。美國致力於打壓中國芯片產業,而荷蘭則希望保住在中國市場的地位。荷蘭要把向中國出口高效芯片製造機械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明確表態不會追隨美國對中國實施出口限制。

最後,美歐對各自面臨的威脅存在分歧。美國將中國視作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俄羅斯次之,而歐洲盟國認為俄羅斯在安全和能源方面對其構成生存威脅。這是美歐互動的戰略大背景。美國以鄰為壑的行徑,特別是出台《通脹削減法案》嚴重傷害歐洲盟國的利益,促使歐洲盟國重新校準對華政策,接觸和再平衡成為歐盟當前對華工作的主軸。歐洲盟國不會跟隨美國政策亦步亦趨,「對華採取強硬政策」,而是要加強與中國接觸和溝通,重新平衡與中國的關係。雖然歐洲個別國家和政客鼓吹與中國經濟「脫鉤」,減少對華依賴,但中歐形成的強大經濟共生關係,非人為破壞所能輕易改變。另一方面,中歐在意識形態、價值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雙方應以建設性態度保持溝通協商,妥善管控分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美聚焦》 

延伸閱讀
  • 美國國債觸頂是近在眼前的事,一旦預算受阻,進入政府停擺倒數,美國財政部將採取一系列緊急措施,避免破產。在所有政府部門都需要緊急撥款才能維持運作的時候,介入台海戰爭的錢從哪裏出,擠佔哪個政府部門的份額,就成了問題。美國如介入台海戰爭,頭號超級大國將轟然倒塌。

    區漢宗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