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秋:中美科技競賽前沿在香港

2022-12-21
弈秋
公共事務顧問
 
AAA

shutterstock_1545187481.jpg

團結香港基金舉辦「創科博覽2022」,一看支持名單有國家科技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教育局等,又有創新科技署資助,背後理由當然不簡單。

中國與美國的科技競賽早已開始,主要競爭項目包括:半導體、人工智能、電池、太空科技等。美國為了減慢中國的科技發展,開始禁制出口晶片,相信未來限制只會增加。為了這場競賽,國家把香港定位為「國際創科中心」。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七月到港時特意到科學園參觀。而科學園去年宣佈將大埔、元朗及將軍澳的三個工業邨重新定位成「創新園」,要做「再工業化」。

要發展香港科技,必須加強香港與內地的科技合作。「創科博覽2022」就發揮了展示作用。展覽把內地的頂尖科技展品放到香港展示,例如火星車祝融號、潛水艇奮鬥者號、月球採集的土壤壤本等。

中國在一些科技早已超前美國。美國國防部前軟體總監 Nicolas Chaillan在訪問中承認,美國在人工智能競賽已被中國大幅超越,主因是民間企業如 Google 等雖然有強勁的 AI 開發能力,但未與政府緊密合作。由此可知,人工智能將是中美的科技競賽的重點之一。於是創科博覽現場的講座也包括了不少人工智能元素。

例如Sengital 港科研的林曉鋒博士在中大和城大教有關人工智能的課程。他在創科博覽演講上講創業之路,從VR搞到3D打印、機械人、虛擬鍵盤等。林博士投資的「倍靈指環」,就是用人工智能技術,透過分析血含氧量及脈搏檢查睡眠窒息症。在講座上他說看好香港的人工智能發展,因為在一個城市內就有五間全球排名百大內的大學,有很多相關專家。又例如展覽上出現的藝術家黃宏達做了一個A.I. Gemini來畫水墨畫。

習主席在今年訪港的講話中提到青年人是全社會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群體,也是推動創科發展的生力軍。「創科博覽2022」的參觀者多是學校帶團的學生,相信這就是展覽需要教育局支持的原因。看到一班學生在展覽上玩內地的VR遊戲,相信能夠引發香港年輕人對國家科技興趣,令他們將來考慮走創科的道路,完成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 

撰文: 弈秋 公共事務顧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