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心合醫》長者「失魂記」 生活創意 改善認知障礙問題

2023-01-26
 
AAA

如果家中長者突然每天買一大袋爛生果回家,又或是一反常態,每天都買一個新手袋回家,請不要怪責他們,因為他們可能已經出現早期認知障礙症徵狀。

根據醫管局數據統計,百分之五至八的65歲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80歲以上患病率更高達三成。有研究更估計,至2039年患者高達30萬,問題不容忽視。而患者當中有四成會患上不同程度的精神或行為問題。初期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比較明顯的問題只有記憶力衰退,基督教聯合醫院高級職業治療師司徒艾華表示,一般人會誤以為這些只是老人家「失魂」,然而認知障礙症並非正常老化,而是患者腦細胞出現病變、退化及死亡,導致腦功能衰退,因而導致認知能力逐漸喪失,包括記憶力、語言能力、視覺空間判斷、執行能力等,司徒艾華建議,如果發現長者有類似徵狀,應盡早求醫以免錯過診斷和治療的黃金期。

Photo_1 基督教聯合醫院高級職業治療師司徒艾華.png

基督教聯合醫院高級職業治療師司徒艾華 

由改變環境入手 減低行為問題

如文章首段提到的例子,有仔女發現媽媽每日出街都買新手袋,誤以為媽媽退休後百無聊賴,因而變成「購物狂」,更因而產生家庭糾紛,後來才了解到媽媽的記憶原來不時「倒帶」到多年前返寫字樓工,喜歡買手袋配搭返工。司徒艾華表示,針對長者這些行為,建議家人用隱藏法,將患者出外時必須攜帶的物件收起,例如鞋、鑰匙、手袋,降低刺激患者睹物而要離家去買手袋返工的想法。

患認知障礙症會使判斷力減弱,由一些生活細節尤其容易觀察得出,例如一向負責買餸下廚的精明媽媽,揀生果或買魚時卻不察覺自己被騙,更連番失手,此時就是一個警號。

長者乏照顧增走失機會

另一個常見的警號是長者走失,有調查指出高達三成的認知障礙症長者不時會走失;而長者入住護老院或單由家庭傭工照顧,都會增加走失的機會。司徒艾華說,家人越了解及認識老人家,可以減少他們走失的機會,因此,大家都要多關心長者,了解他們的心理需要。她亦建議了一些預防長者獨自外出或迷路的措施:

1)布置患者喜愛或熟悉的家居環境、擺放家庭照、播放舊音樂等,增加患者對家居的安全感

2)在大門安裝發聲感應門鈴及於睡床安裝離床警報器,讓照顧者及時得知長者活動

3)改變室內大門外觀,隱藏出入口;或用簾遮掩大門,減低外出意慾

4)為患者佩戴刻有姓名及家人聯絡的手鏈或頸鏈

5)讓鄰居、大廈管理員知道他們是認知障礙症患者,若患者獨自外出,請他們通知家人

6)使用智能科技,利用專為長者而設的智能手錶,照顧者可定位追蹤長者位置;或選用長者安居協會「隨身寶」戶外呼援及關懷服務

Photo_2.1 職業治療師會透過腦部訓練及遊戲,改善認知障礙症問題.png

Photo_2.2 職業治療師會透過腦部訓練及遊戲,改善認知障礙症問題.png

Photo_2.3 職業治療師會透過腦部訓練及遊戲,改善認知障礙症問題.png

職業治療師會透過腦部訓練及遊戲,改善認知障礙症問題

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確需要不少精神及耐性,司徒艾華解釋職業治療師會按「蒙特梭利認知障礙症療法」,根據患者生活角色、需要、能力、愛好去重整生活日程,設計有意義的活動,使長者生活有規律,有助減少行為問題;她亦會教家人要做到三個「多」— 多留意長者表現,多與家人聊天及多進行家庭活動。

Photo_3.1 聯合醫院自行研發VR虛擬實境訓練,針對認知障礙患者各方面生活技能問題,以作評估及訓練.JPG

Photo_3.2 聯合醫院自行研發VR虛擬實境訓練,針對認知障礙患者各方面生活技能問題,以作評估及訓練.JPG

聯合醫院自行研發VR虛擬實境訓練,針對認知障礙患者各方面的生活技能問題,以作評估及訓練

自創智慧系統 訓練認知障礙症患者

病向淺中醫,聯合醫院自行設計了不少融入智慧科技於一身的腦部及生活技能訓練,司徒艾華表示患者若及早接受職業治療的生活技能風險評估,可以察覺患者是否有煮食、過馬路或走失問題,減低意外發生。盡早接受電腦輔助認知訓練,包括遙距記憶力訓練、VR虛擬實境廚房煮食訓練、虛擬實境過馬路訓練等,亦能有助減慢記憶力及判斷力衰退。

 

(基督教聯合醫院提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