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關注:美國務院不再是美台關係守門員

2023-03-02
 
AAA

 106610222.jpg

106610224.jpg

過去五年間,美國國會與政府聯合「以台制華」的勢頭越來越強。美國專家指出,最大的變化在於,美國國務院從擔心美台關係衝擊美中關係而對美台關係進行約束的「守門員」,變成加強美台關係的「促成者」。

有兩岸和全球華人學者參與的「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日前舉行主題為「美國對台政策變化」的線上論壇。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薩特(Robert Sutter)作為主講人之一,對近五年來美國對台支持、對華強硬的趨勢發展提出了他的分析與判斷。

薩特表示,美國對華強硬政策中的台灣元素過去五年成為美國加強應對中國挑戰的中心,在美國國內得到跨黨派支持;國會與行政部門合作,加強對台灣的支持。這種勢頭始於特朗普執政時期,因為美國感受到比原來預期的更多來自中國的挑戰,覺得對美國是根本的危險。美國國會和政府中的領導人更加嚴肅地看待來自中國的安全、經濟、治理等「三大類挑戰」。

薩特進一步分析,美方還感受到「兩大威脅」:第一,如果中國主導了亞洲秩序,將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地位構成直接威脅;第二,如果中國主導了高科技,控制本來是美國領先的產業,可能動搖美國在軍事上的優勢,美國可能就會喪失主導地位。因此美國急於反制中國,應對這些挑戰。

薩特指出,台灣在美國應對來自中國的安全、經濟、治理三大類挑戰中都發揮關鍵的作用,這是美國加大對台支持的動因。美國對台政策變化還有兩個因素:第一,從2016年開始,華盛頓認為是北京在改變台海現狀;第二,美國現在不再擔心加強美台關係會擾亂美中關係。

薩特說,美國對台政策以前曾經擔心台灣問題擾亂美中關係,但現在不再如此。現在美中關係已經被打亂,導致美國採取一系列小步驟而不是大突破的方式,逐漸增加對台灣的支持。最大的變化是美國國務院。原來國務院經常封殺其它美國機構與台灣發展密切關係,擔心會打亂美中關係,當時起的是「守門員」的作用,而從蓬佩奧擔任國務卿開始,美國務院不再如此,反而成為對台更多支持的「促成者」。

近兩年,美國官方明顯加緊將台灣問題「國際化」,拉攏盟友和夥伴介入台灣問題。薩特做上述分析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媒體宣稱,世界如此關注台海危機的原因之一是,這不是中國根據其主權所認為的內部事務,而是全世界都關心的問題。如果台灣因為中國的「侵略」而出現危機,這將給世界各國和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布林肯的言論極不負責任、十分荒謬,中方堅決反對。在台灣問題上,布林肯需要認真上歷史課。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是中國同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重要政治前提和基礎。在台灣問題上,美方對中方作出的政治承諾白紙黑字,清清楚楚。

毛寧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美方蓄意無視和歪曲歷史事實,在台灣問題上發出錯誤信號,大幅放寬對美台官方交往約束,強化美台軍事聯繫,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甚至有媒體爆出美政府制定了「毀滅台灣」計劃。人們不禁要問,美方究竟意欲何為?!

毛寧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中方決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奉勸美方懸崖勒馬,停止在台灣問題上走邊緣、切香腸、搞突破,停止混淆視聽、信口開河。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必將導致嚴重後果,美方必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在研討會中,薩特認為,俄烏戰爭和佩洛西訪台後的中方反應,加劇了美國的反制意圖,從而進一步加大挺台力度。美國更多人將烏克蘭與台灣類比,美國政策制定者傾向於將兩者聯繫起來。這種聯繫被佩洛西訪台後中方的軍演所強化。

薩特表示,拜登政府有強烈興趣設置「護欄」來避免美中因台灣問題而戰,但最近反制中國的勢頭在增長。雖然在佩洛西訪台後,美國外交學界有聲音呼籲美方對中國要溫和一些,在台灣問題上要對中方多一些「再保證」,但薩特認為,這種呼聲對美國政策沒有影響,拜登政府不會在安撫中國上做得更多,而是會繼續加強對台支持,繼續強化對華硬度。

薩特稱,美國領導人更專注於通過加強軍力,結合經濟和科技措施,來威懾中國。美國召集聯盟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的模式會在台海緊急狀態中重現。美國已經成功地將台灣整合進遏制中國高科技雄心的措施之中,並且獲得盟友和夥伴更多的支持。如果台海發生衝突,美國將不再獨自應對。

曾在美國國會和情報界工作過的薩特預期,共和黨控制眾議院將進一步強化對台支持、對華強硬的勢頭,反過來又施壓行政部門也強化這種勢頭,美方認為他們在立法和實施方面做得相當成功,未來一兩年還會通過更多的涉台法案。

如薩特所言,美國國會「以台制華」的勢頭高漲。僅2月28日一天,美國國會就舉行三場主題是「反制中國」的聽證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8日晚間舉行的「美中競爭特別委員會」的「首秀」。在這場近三個小時的高調「中共威脅秀」中,美國鷹派議員和反華反共人士輪番登場,台灣問題被多次問到。特朗普時期的國安顧問麥克馬斯特宣稱,美國在對華競爭中已經落伍,必須多方面追趕;在威懾北京對台動武上,美國最重要的是加強自己的硬實力。

薩特認為,中方過去六個月在這方面處於守勢,美方對中方採取反制行動的擔心有所減少,但他不認為這意味着重大的實質性變化,中方在台灣問題上與美國鬥爭的決心仍在。中方仍會對美國支持台灣、對華強硬的政策做出抵抗,這意味着台海及其它廣泛領域會存在更多的緊張。許多人擔心這可能導致誤判,乃至發生戰爭。「是的,這是可能的。我老了,經歷過冷戰,我們現在是否進入新冷戰?我不知道。我們是否進入鬥爭期?是的」,薩特說道。

不過薩特表示,有信心雙方能夠處理好競爭,避免發生戰爭。美國在冷戰時期曾想辦法做到避免戰爭,相信現在也能做到,這需要雙方互相做出一定讓步,但他不認為美方在今明兩年會讓步。

參加論壇的台灣政論人士、前「立委」雷倩指出,薩特說的來自中國的挑戰都是美國人自己感覺的(perceived)。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在美台之間沒有防衞條約,美國沒有在台駐軍的情況下,單靠台灣自己建設「非對稱戰力」,台灣沒法贏。台海形勢相對和平穩定了64年,為何到2022年突然成為衝突引爆點?她認為,不是因為大陸或台灣政府做了什麼,而是台灣成為大國競爭便利的指定引爆點。

雷倩表示,兩岸人民有能力在不觸及主權議題的情況下直接打交道。2005年到2016年,兩岸從國共談判走向兩岸政府談判,簽署ECFA和34個協議。兩岸完全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現在是美國人在操弄兩岸。因此,如果美國不改變敘事方式,美國人自己感覺的威脅只會像哥斯拉怪獸一樣越來越大。如果台海發生軍事對抗,台灣一定是輸方。現在應當是兩岸快速而謹慎地推進和平議程的正確時機,至少應當回到2005年到2016年兩岸能夠直接談判的狀態。

多位與會兩岸學者對美國支持台灣的真實意圖表示懷疑,有學者認為,美國淡化一中政策,更多支持台灣,其實是為了引誘中國大陸對台動武,就像用烏克蘭拖住俄羅斯一樣,用台海戰爭拖住中國,削弱中國國力,從而贏得對華競爭。

薩特表示,那種將台灣當誘餌的主張非常不現實,做這種事情非常危險。這在美國是有廣泛認識的。他認為美國支持台灣的焦點在於現狀不被改變。美國當然擔心台海發生軍事危機,認識到這是非常危險的形勢,但他不認為美方會為了避免危機向北京做出許多讓步。他稱,美方現在需要的是強勁的威懾,同時安撫台灣。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中評社》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